字词 | 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 《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毛泽东1948年5月24日给邓小平的电报。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根据这个土地法,在一切解放区开始普遍地解决土地问题,满足广大农民的要求。由于中国是个大国,革命战争迅速向全国发展,各解放区的情况差别很大,群众的觉悟程度,领导干部的强弱都很不一样,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毛泽东的这封电报就是根据当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贯彻土地法大纲中出现的新的复杂情况,提出了策略上转变的思想和要求。电报指出,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有全盘考虑之必要。新解放区必须充分利用抗日时期的经验,在解放后的相当时期内,实行减租减息和酌量调剂种子口粮的社会政策和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把主要的打击对象限于政治上站在国民党方面坚决反对我党我军的重要反革命分子,而不是立即实行分浮财、分土地的社会改革政策。因为过早地分浮财,只是少数勇敢分子欢迎,基本群众并未分得,就会表示不满。而且财富迅速分散,于我军队也不利。过早地分土地,会使军需负担过早地全部落在农民身上。实行减租减息,使农民得到实益;在财政政策上实行合理负担,使地主富农多出钱。这样,社会财富不分散,社会秩序较稳定;有利于集中一切力量消灭国民党反动派。电报指出,经过一两年甚至三年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已被消灭,环境已经安定,群众已经觉悟和组织起来,战争已推向遥远地区,那时就可以实行分浮财、分土地的土地改革。这一个减租减息阶段是任何新解放区所不能缺少的,缺少了,我们就要犯错误。毛泽东的这份电报,是毛泽东、邓小平等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和策略的典范。全文约650字,载《毛泽东选集》第4卷。 ☚ 辽东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教训 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