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ZhōnɡhuáRénmín Gònɡhéɡuó ɡuóɡē国歌,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或乐曲),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相关链接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义勇军进行曲》新词。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撤销1978年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的新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2009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开幕式上,把奏国歌改为唱国歌。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词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首歌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广为流传,对激励全国人民的爱国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国歌。曲调仍采用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调,歌词由集体创作。歌词是: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地斗争。前进!前进!前进!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前进!前进!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该歌曲于1935年民族危亡关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在中国人民中广为流传,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抗日救亡歌曲,对鼓舞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作用。把这首歌作为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思想。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采用 《义勇军进行曲》原曲,由集体填写新词。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撤销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歌的决议,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1次全体会议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共中央宣传部于1984年8月1日拟定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唱的暂行办法》,对有关国歌的奏唱作了具体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Zhonghuarenmingongheguo guoge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1898—1968)词,聂耳(1912—1935)曲,作于1935年。原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大调式,自由体乐段,旋律慷慨激昂,唱出了时代的怒吼。 ☚ 一根竹棍十二节 我们的田野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始作于1935年。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给广大爱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成为影响最大的群众歌曲之一。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