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的动作 示意的动作表示所思烦急、不解、做作等:搔首(~抓腮;~弄姿) 搔头(~摸耳) 摸头 表示想、苦恼等:拍脑袋 表示庆幸:额(额手称庆;以手加额) 谢天地 谢天谢地 表示招呼:颔(颔首) 表示招呼、欢迎、认可、致意等:点头 表示所思、焦急、后悔、烦恼等:搔耳(~捶胸) 摸耳 表示焦急、无法等:抓耳 挠腮 表示发怒:撑鼻子 扎煞鼻子 表示愤怒、凶恶、蛮横等:横眉(~立目;~怒目) 张目(~呵叱) 表示厌恶:掩鼻 拥鼻 捂住鼻子 表示生气、不高兴等:撅嘴 表示轻视、不高兴、怀疑:撇嘴(~摇头) 表示称赞、羡慕、惊讶等:咂嘴(~称奇;~咂舌) 表示亲热:亲(亲嘴;亲一亲) 吻 表示吃惊、害怕、说不出等:咋舌(言之~) 表示羞愧、不愿见人等:捂面 掩面 表示负责、保证、悲伤等:拍胸脯 表示慨叹、悲痛等:捶胸(~顿足) 表示不平:搏膺 表示激奋:拂衣(~而喜) 奋臂 表示生气、坚决等:拂袖(~而去) 甩袖拂衣 表示焦急、不知所措等:搓手(~顿足) 表示欢迎、感谢或赞成:抃 拍手(~称快) 拊掌 拍巴掌 拍手,表示高兴、赞成或欢迎:鼓掌 表示惊讶、生气等:拍案(~而起) 拍桌(~打凳) 表示不负责、不顾及等:拍屁股 表示悲痛、懊悔:摩脚连杆 表示悔恨、着急、不安:跌足 表示焦急、发怒等:跺脚 跳脚 顿足 ☚ 以目示意 暗示 ☛
焦急 焦急急灼 焦迫 焦死 灼急 灼热 忙热 慌迫 着紧 毛头毛脑 火里火发 形容焦急:汗下 焦急的心情:焦情 煎情 心里焦急:心急 焦急、忧愁、不开心等:双眉不展 苦闷焦急:烦煎 烦脑焦急:烦憺 忧虑焦急:忧灼 忧急 忧焦 忧迫 羞惭焦急:惭灼 惭急 惊慌焦急:惊遽 惊懅 心惊而焦急:惊急 惊灼 焦急而无奈:扒耳搔腮 焦急而烦躁:焦躁 焦噪 心意烦乱,焦躁不安:毛焦火辣 毛热火辣 内心火烧火燎,焦急慌乱:肠慌腹热 肠荒腹热 腹热肠慌 腹热肠荒 腹热肠煎 痛心焦急:悼灼 焦急的样子:灼然 蚁旋 急煎煎 焦急的神态:搔头 焦急、烦躁的样子:搔耳顿足 焦急、不耐烦的样子:搓手顿脚 搓手跺脚 搓手顿足 搓手掷脚 揉手顿足 顿足搓手 焦急而无法的样子:抓耳挠腮 抓耳搔腮挝耳搔腮 挝耳揉腮 挝耳挠腮 搔耳挠腮 搔头挠腮 挠腮挝耳 挠腮抓耳 悲伤焦急的样子:怨怨焦焦 (着急:焦急) ☚ 很着急 非常焦急 ☛ 搓手顿足形容十分焦急的样子。 《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你要把老爷的大事误了那可怎么好!’说着急得搓手顿足。” 搓手顿足cuō shǒu dùn zú两手相摩擦,跺着脚。比喻十分焦急的样子。get anxious and impatient, wring one’s hands and stamp one’s feet 搓手顿足cuōshǒu-dùnzú搓手:两手相摩。顿足:跺脚。形容人焦急、没有办法时的样子。 搓手顿足cuō shǒu dùn zú形容焦急不耐烦或惋惜的样子。也作“顿足搓手”、“搓手顿脚”。 搓手顿足cuo shou dun zu搓手:两手搓摩。顿足:以脚跺地。形容着急或不耐烦的神情。 【近】心急火燎坐立不安 【反】安之若素安如泰山 搓手顿足cuōshǒu-dùnzú〔并列〕 形容焦急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71回:“辅成~了半晌,没个理会。” △ 用于描写人的情绪。 也作“搓手跺脚”。 搓手顿足形容焦急、无奈的样子。《儿女英雄传》一四: 说着,急得~,满面流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七四: 辅成~半晌,没个理会。《恨海》一〇: 问那伏侍病人的人要了药方来看,开的脉案是中疟疾转伤寒,是个险症。急的~。 ◉【搓手顿脚】《文明小史》三四: 县太爷急的~,叫了签稿,想不出一个法子。 ◉【搓手跺脚】《三侠五义》二八: 自己又不会水,急的他在亭子上~,无法可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