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拗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拗救

拗救

作诗术语。在近体诗歌中,若有“拗”,须用“救”。有拗有救,方不为病。如上句该平的用仄,下句该仄的即须用平;上句该仄的用平,下句该平的即须用仄。亦即平拗仄救、仄拗平救,以调整音调,使之和谐。

☚ 拗律   粘对 ☛
拗救

拗救

诗句该平的用了仄,该仄的用了平,就要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再拗一次,以为补救。如此平拗仄救,仄拗平救,使之平仄协调,以保持其完美的音乐性,叫做“拗救”。拗救之法有三:一、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平仄格式中出现的拗,会出现“孤平”现象,须要在本句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再拗一次,以补偿一个平声字。二、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出现的拗,则要在另一句相应的位置上再拗一次,以保持上下两句平仄相异相对的状态。三、以一处之拗补救两处,如杜甫《促织》“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对句“难”字和“风”字,既救了本句的“故”和“欲”,又救了上句的“得”和“日”,避免了一些声病。

☚ 拗体   拗律 ☛

拗救

近体诗中前面一字不依平仄,后面则调整平仄以“补救”前字之拗的方法。常见的“拗救”方式有三种。一是本句自救。例如,在“平平仄仄平”句式中,如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则把仄声换成平声,成为“仄平平仄平”形式。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月光”句,本应是“平平仄仄平”,但第一字用了仄声“月”字,故在第三字的位置上把原应用仄声的字换成平声字“明”,形成本句自救。二是对句相救。例如,在“仄仄平平仄”句式中,第四字用了仄声,就把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尝,形成“平平平仄平”的形式。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句的“不”字仄声拗,对句的“吹”字平声救。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句的“自”字仄声拗,对句的“空”字平声救。三是出句与对句均坳,则在对句中采用对句相救和本句自救的方式。如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日”字仄声拗,“欲”字仄声拗;对句中的“风”字(平声)既救出句的“日”字,又救本句的“欲”字。拗救是律诗纯熟的标志,是律诗在常格外的一种变体。杜甫晚年即创作了不少拗体律诗。

拗救

拗救

近体诗写作中前面一字不依平仄,后面则调整平仄以“补救”前字之拗的方法。常见的“拗救”方式有三种。一是本句自救。例如,在“平平仄仄平”句式中,如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则把仄声换成平声,成“仄平平仄平”形式。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月光”一句,本应是“平平仄仄平”,但第一字用了仄声“月”字,故在第三字的位置上把原应用仄声的字换成平声字“明”,形成本句自救。二是对句相救。例如,在“仄仄平平仄”句式中,第四字用了仄声,就把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偿,形成“平平平仄平”的形式。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句的“不”字仄声拗,对句的“吹”字平声救。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句的“自”字仄声拗,对句的“空”字平声救。三是出句与对句均拗,则在对句中采用对句相救和本句自救的方式。例如,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日”字仄声拗,“欲”字仄声拗,对句中的“风”字 (平声) 既救出句的“日”字: 又救本句的“欲”字。苏轼《新城道中》 (之一):“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竹”字仄声拗,“自”字仄声拗,对句中的“沙”字(平声) 既救出句中的“竹”字,又救本句中的“自”字。
拗救是律诗纯熟的标志,是律诗在常格之外的一种变体。杜甫晚年就创作了不少拗体律诗。

☚ 互体   情文互用 ☛

拗救

即拗与救的合称。拗:是不合一般平仄的句子。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便在本句或对句的相关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进行补救。常见的拗救格式有下列二种:(一)当句救。又分两种情况:❶五律的平平平仄仄改为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该用平声却用了仄声(拗),第四字该用仄声便改为平声(救)。如杜甫《天末怀李白》的“凉风起天末”中, “起”字拗, “天”字救。七律的仄仄平平平仄仄改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即第五字该用平声却用了仄声(拗),第六字该用仄声便改为平声(救)。如杜甫《詠怀古跡》的“蜀主窥吴幸三峡”中, “幸”字拗, “三”字救。
❷五律的平平仄仄平改为仄平平仄平。即第一字该用平声却用了仄声(拗),第三字该用仄声便改为平声(救)。如李商隐《蝉》的“故园芜欲平”中,“故”字拗, “芜”字救。七律仄仄平平仄仄平改为仄仄仄平平仄平(拗)。即第三字该用平声却用了仄声,第五字本用仄声便改为平声(救)。如陆游《夜泊水村》的“双鬓向人无再青”中, “向”字拗, “无”字救。(二)对句救:五律仄仄平平仄,第三字用了仄声,便改对句第三字为平声来补救。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改为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如温庭筠《商山早行》:“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落”字拗,“明”字救。七律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五字用了仄声,便改对句第五字为平声来补救。如王维《輞川别业》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中,“绿”字拗, “燃”字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