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抛砖引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相传唐人赵嘏有诗名,至吴,常建欲得其诗。知其必游灵岩寺,乃先题二句于壁,嘏游寺见诗,为补成一绝。人遂谓常建乃抛砖引玉。按常建为玄宗开元时进士,赵嘏于武昌会昌二年进士及第,建已早卒。二人不同时,其谬不言而喻。习以“抛砖引玉”比喻以浅拙引出高明之谦词。《景德传灯录》十《从谂禅师》:“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得个墼(土坯)子。’”元贯云石《斗鹌鹑·佳偶》曲:“他道是抛砖引玉,俺却道因祸致福。”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刚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玉,以为借此长长见识,不意竟是如此!” ☚ 枫落句 八叉手 ☛ 抛砖引玉 指在论辩时,巧妙地抛出“砖”迷惑对方,以引诱对方暴露出自己有意回避的观点。 意大利著名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与卡扎菲曾有过这样的对话: 法拉奇:“怎样解释人们到处只能看到你的照片? 甚至在过去的天主教堂,现在作为货栈的房屋下面也布置着你穿军装的巨幅照片? 在我们的旅馆里,甚至有出售中间绘有你肖像的银盘子。”卡扎菲:“我有什么办法? 人民愿意这样做。我应该做什么,阻止他们? 我能够禁止他们吗?”法拉奇:“你可以的。你禁止过许多事情。除了禁止,你没有做其他什么事情。因为你欢迎这件事,就不想阻止对你的个人崇拜。为什么电视中不停地唱赞美你的歌曲? 你见过那些举起他们的拳头,高喊‘卡扎菲、卡扎菲’的发出尖叫和狂吼的群众吗?”卡扎菲:“我能够做什么? ……人民爱戴我……”法拉奇:“既然人们这样爱戴你,为什么你还需要这么多的护卫呢? 在到达这里以前,我曾三次被武装的士兵截住进行盘查,好像我是一个罪犯。在进门的地方甚至还有一辆炮口对准大街的装甲车”。卡扎菲:“请你不要忘记,这里是兵营”。法拉奇:“可是你为什么住在兵营里呢?”卡扎菲:“我的大部分时间根本不是在这里度过的。可是,在你看来,这些防御措施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防止谋杀行为”。至此,法拉奇通过“抛砖”似的问话,逼迫卡扎菲暴露出自己的观点。 对一些自己已有主见,却又须让对方自己去回答的问题,可使用抛砖引玉法。抛砖的目的,是有意激发起对方的辩解,使之在招架提问的过程中,把自己有意回避的问题的实质这块“玉”不自觉地暴露出来。在外交活动中,有些问题就得需要这种方法才能套出对方原本不想说的话来。 抛砖引玉 意思是以差的东西,引出好的东西来。运用于军事,就是根据战争需要,用小部力量或次要力量,引诱出敌人的主力或精锐部队,以求歼灭。 唐开元进士常建,仰慕赵嘏的诗。一日,常建听说赵嘏要到苏州游灵隐寺,就先在寺前墙上题了两句诗,待赵嘏看见后,以引起他题诗的兴趣。赵嘏游寺见到这两句诗,果然引发出诗兴,便在后边加了两句,续成一首。后续的两句比前两句要好得多。后来人们评论常建这种做法是“抛砖引玉”。早在公元前700年,楚国攻伐绞国(今湖北郧县西),就运用了这一谋略。当时,绞军闭城不战,楚大臣屈瑕向楚王建议说,绞军轻躁,缺少谋略,我们要使他们出城,可以先让绞军尝一点甜头,把他们引出来。只要绞军出城,我们就好将他们消灭。我们不是每天派人进山打柴吗? 山里地形隐蔽,便于埋伏,要是不派兵保护那些打柴的人,绞军准会出城捉拿他们。这样绞军就会中我们的埋伏。楚王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一天,楚军有意让绞军捕捉去30名打柴人。第二天,楚军派一支队伍去山里埋伏; 派一支队伍坐守绞军城北门。这天,楚军又派人去山里打柴,引出了大批绞军。他们都争先恐后出城捕捉楚军打柴的人,结果在山里中了楚军埋伏。另一支楚军堵住绞军城北门,截断了绞军归路; 同时猛烈攻城,绞军兵败城空,举旗投降。 抛砖引玉谋略的运用,关键在于针对对方的性格心理特点,巧妙地“抛砖”,使对方做出错误的判断,自觉自愿地上钩,成功地引出“玉”来。抛砖引玉也可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如讨论问题,先说出自己的粗浅认识,就能引出他人的真知灼见。 抛砖引玉pāozhuān-yǐnyù抛出砖去,引回玉来。为自谦之辞,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文字、不成熟的意见,以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见。此语渊源可溯至唐代,唐诗人卢纶就有“抛砖敢望酬”的诗句,表达自谦之意。始见于北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赵州东院从谂禅师》:“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jī)子。”(墼: 砖坯)。后《谈征》一书,记有这么一个故事: 抛砖引玉pāozhuān-yǐnyù比喻用自己的浅见引出别人的高论(多用作谦词)。 抛砖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成〉比喻自己的见解粗浅,目的在引出别人的高见:我的看法不过是抛砖引玉,请大家发表高见。 抛砖引玉“抛砖引玉”谓以自己的浅见或文章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这是一种谦词。 抛砖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参见“引玉之砖”。 抛砖引玉抛出砖头,引来美玉。比喻用浅拙的言语或文字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常用作谦词。相传唐朝诗人赵嘏作诗很有名气,诗人常建很想得到他的作品。有一次,常建得知赵嘏要到苏州灵岩寺游玩,于是提前在墙壁上题了四句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赵嘏见到这首残诗,果然提笔将其补齐:“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闻钟磬声。”后四句写得非常精彩,人们都说常建是在“抛砖引玉”。(见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抛砖引玉 谦称自己先发表的意见,不过是为了引发更高明、精彩的意见。 字数:32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野人之芹 不自揣量 ☛ 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景德传灯录·赵州东院从稔禅师》:“比来~,却引得个墼子。”(墼子,未烧的砖坯)。比喻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或作品。傅雷《与黄宾虹》:“明知内容庞杂不足供大雅一粲,惟冀~,藉获明教耳。”顾廷龙《与陈垣》:“然非仗鼎力,难能邀赠,如均购置,力有未逮,不备即陷入寡陋,因为~之谋,伏维亮察。” ☚ 引玉 二、 婉拒 ☛ 谦称自己的意见 谦称自己的意见谦称自己的建议浅陋:献芹 ☚ 谦称自己的见解 谦称自己的书画 ☛ 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谦称自己先发表的意见,不过是为了引发更高明、精彩的意见。 ☚ 聊以博粲 不自揣量 ☛ 抛砖引玉 202.抛砖引玉(p1234.2)概述语源书证云: “相传唐人赵嘏有诗名,至吴,常建欲得其诗,知其必遊灵寺,乃先题二句于壁,嘏遊寺见诗,为补成一绝,人谓建乃抛砖引玉。按常建为玄宗开元时进士,赵嘏于武宗会昌二年进士及第,建已早卒,谓建先题句以待嘏补成,其谬显然。” ☚ 承明庐 拂尘 ☛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军事上比喻以小利引诱迷惑敌人,使敌人懵懂上当。《景德传灯录·赵州东院从稔禅师》: “大众晚参,师云: ‘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云: ‘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明代无名氏《三十六计·抛砖引玉》:“类以诱之,击蒙也。” 抛砖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cast a brick to attract jade—offer a few commonplace remarks by way of introduction so that others may come up with valuable opinions;give a modest spur to induce others to come forward with valuable contributions of their own;give out sth third-rate to induce others to come forward with valuable contributions;throw out a sprat (/minnow) to catch a herring (/mackerel/whale) 抛砖引玉pao zhuan yin yucast a brick to attract jade—offer a few commonplace remarks by way of introduction so that others may come up with valuable opinions 抛砖引玉giving the enemy something to induce him to give up more valuable things 抛砖引玉cast a brick to attract jade—a modest spur to induce others to come forward with valuable contributions;throw a sprat to catch a whale 抛砖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文章或意见,目的是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offer a few commonplace remarks by way of introduction so that others may come up with valuable opinions, crude remarks to draw forth better ones 抛砖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解义】比喻用价值低的东西,引出价值高的东西。 抛砖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抛出砖,引回玉。比喻用浅拙引出高见。多作谦词。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从稔禅师》:“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ji)子。’” 抛砖引玉唐代高僧从谂禅师,主持赵郡观音寺多年。相传他对僧徒参禅要求极严,必须人人静坐敛心,集中专注,绝不理会外界的任何干扰,以达到凝思息妄、身心不动的入定境界。有一天,众僧晚参,从谂禅师故意说: 抛砖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抛出砖头,引来美玉。比喻以浅拙引出高明。常用作谦词。《景德传灯录》卷一○:“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jī,砖坯)子。” 抛砖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释义】比喻用自己先发表的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更高明、更成熟的意见。 抛砖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发表自己的粗浅的文字或看法,引来他人的高明文字或见解。多用作谦词。费孝通《访美掠影》二〇:“我这些杂话,是凭我的直感写下来的……我所做到的是畅所欲言而已,能起些~的作用,于愿足矣。” 自己先发表的意见很粗浅,目的在于引起别人发表高见(用于自谦)抛砖引玉;引玉抛砖;投砾引珠格式 比喻式。 抛砖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抛出砖块,引来宝玉。比喻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论著,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抛砖引玉pāozhuān-yǐnyù抛出砖块,引来宝玉。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文字或不成熟的意见,以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见。多用作谦辞。 抛砖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抛出砖块,引来美玉。比喻以自己浅拙的文字或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见。多为自谦之词。 抛砖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解义】 比喻用价值低的东西引出价值高的东西。 抛砖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抛出砖去,引出玉来。比喻发表自己的粗浅的文字或看法,引来他人的高明文字或见解。多表示自谦。费孝通《访美掠影》:“我所做到的是畅所欲言而已,能起些~的作用,于愿足矣。” 抛砖引玉pao zhuan yin yu把砖抛出去,希望引出玉来。比喻以自己粗陋而不成熟的见解,引出别人的高见宏论。常用来表示自谦。 抛砖引玉pāozhuān-yǐnyù抛出砖,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有时也指引起别人的某种联想。 TS5W【抛砖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以自己粗浅的意见或诗文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或佳作。这是谦虚的话。 抛砖引玉pāozhuān-yǐnyù〔并列〕 扔出砖头,引来美玉。比喻用浅拙的作品或见解引出高明成熟的作品或见解。语出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10:“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壑子。”元·贯云石《斗鹌鹑·佳偶》套曲:“他道是~,俺却道因祸得福。” 抛砖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抛:扔。引:招引。即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自己发表粗浅的文字和意见,以招引他人的佳作和高见。自谦之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