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策略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策略即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系统目标的确定,系统分析、系统方案选择,系统的实施和性能评估等一系列问题。
(1) 用户的开户策略。从用户的观点来看,OA系统可以分为许多具体的功能目标,如可分为具体的事务处理、管理业务、辅助决策等。对于不同的目标,OA系统都应有相应的部分与之对应,作为用户往往要求 “自动化” 的程度越高越好,采用的设备越先进越好、系统的功能越齐全越好,而系统开发的价格越低越好,投资的见效要快,要能满足本单位的一切要求。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方法有四种:
❶调查方式。亦称信息征集方式,就是向有关的设备生产厂,或他们的代理商征徇其产品的性能、价格和服务方式等信息,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决定采用什么方案。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于实现。但由于各厂商往往只强调自己产品的优点,因此用户很难得到十分确切的第一手资料。采用这种方式确定开发方案时,组织本身应拥有经验丰富的系统分析员。
❷招标方式。这是由用户向有关的公司发出招标书,请他们投标,然后通过分析各公司的投标书来进行决策。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信息比较全面,但由于双方没有直接进行商谈因而难以得到最佳方案。
❸程序预测式。即在系统开发之前,先由用户收集大量的组织的处理数据和工作模式要求,放在现有与系统功能相类似的程序系统中运行,并测试其功能是否达到用户的功能要求的方法。这种方法的适用面比较窄,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来说很难找到合适的实验程序系统,所做的测试也是不全面的。
❹系统方案征集法。这是前几种方法的综合,它是先向厂商和公司发出意向书,请他投标,然后再在这些投标书和设备的说明书中进行预选,再对选中的方案进行测试。这种方法具有前面三种方法的优点,又避免了他们的缺点,但它需要很长的时间,要有比较大的工作量,同时还需要有关专家的合作。
(2) 系统开发者的开发策略。其常用方法有:
❶输出驱动法,这是一种早期的系统开发方法。它是自下而上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在信息系统应用早期,办公人员使用计算机只是代替繁琐的手工活动,他们设计信息系统的目的是代替人来进行这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这时是先由用户提出要输出的内容,然后考虑哪些信息可以直接输入计算机,哪些信息可以通过处理某些数据得到。这些输入和输出数据的格式是固定的,系统要做的处理也是固定的,在实现这些要求时先设计底层的输入、输出程序,再逐步加入控制程序,最后完成整个系统。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它只能满足用户很简单的功能要求,而且要求用户必须一次提出全部的功能要求,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不能改变要求或提出新的要求。这种方法开发的系统的适应性也不好,一旦用户的工作条件发生变化,系统也就没有使用的条件了。这种方法采用较少。
❷生命周期法。随着软件工程理论的发展,采用一定的措施来改变软件开发的落后局面成了必然趋势。对软件开发提出了生命周期的理论,对应的系统开发方法就是生命周期法。这种方法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和自底向上的实现的作法。它把系统开发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阶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文档,它先认识服务对象、确定开发的目标,然后进行用户需求进行分析,系统的功能分析和经济分析,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自底向上逐步地实现系统的全部功能,最后对系统的功能进行评价。在用生命周期法开发OA系统的过程中的 “系统分析” 是一个概念性的定义阶段,它是利用系统工程的概念来分析并论证用户提出的功能要求和他们所具备的条件。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提供整个系统的一个功能概貌。系统设计是一个对系统功能概貌的再加工过程,它逐步地实现系统的功能要求,听取用户的意见,逐步地完善系统,最后交给用户一个完整的系统。
❸原型法,指设计者初步了解用户需求以后,即先构造一个系统的模型,然后经用户试用,再不断完善扩充的方法。
❹结构分析和结构设计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前面几种方法的结合,这种方法强调用户参与的观点,认为用户是系统开发的主要力量之一。它与生命周期法一样,也要严格区分开发的工作阶段。强调每一阶段要有一定的阶段成果。它采用了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用功能分析、数据分析和数据结构分析的方法来确定系统的结构。充分听取用户的意见,在系统开发的每一个阶都与用户协商,允许用户提出新的功能要求和改进要求。在软件设计中与原型法相同,也采用分步开发的方式,先实现基本的功能要求,然后逐步扩充功能。在分步开发的时候先综合考虑整个系统的需要,在设备选型上尽可能实现系列化,为今后新的功能要求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