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忠靖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忠靖冠 忠靖冠是明嘉靖年间仿照古制所作的一种官冠。冠顶方形,中间微高。官职高低不同,冠上竖梁多少也不同。《明史·舆服志》 : “忠靖冠仿古玄冠,冠匡如制,以乌纱冒之,两山俱列于后。冠顶仍方中微起,三梁各压以金钱,边以金沿之。四品以下,去金,缘以浅色线丝。” 《三才图绘》 : “忠靖冠存梁,随品官之大小为多寡,两旁及后,以金线屈曲为文,此卿大夫之章,非士人之服也。” ☚ 草圣 春盛 ☛ 忠靖冠 忠靖冠也称忠静冠。一种有梁和两支直竖后山(翅)的帽。初定于嘉靖七年(1528年),《明史·舆服志三》:因阁臣张璁奏言当时品官燕居之服“竞为奇服,以乱典章”,而依古玄端仿制,“昭布天下,使贵贱有等。帝因复制忠静冠服图颁礼部,敕谕之曰:‘……比来衣服诡异,上下无辨,民志何由定?朕因酌古元端之制,更名忠静,庶几乎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焉。朕已著为图说,如式制造。在京许七品以上官及八品以上翰林院、国子监、行人司,在外许方面官及各府堂官、州县正堂、儒学教官服之,武官上都督以上,其余不许滥服。’”可见非人人能戴此冠。其制类似乌纱帽,方中,微起三梁,两山贴于帽后竖起;以深青纻丝纱罗制作,金线(四品以上为浅色丝线)缀缘边。《金瓶梅》中西门庆家居常戴忠靖冠,据上材料看,该书写于嘉靖七年后当无疑问。 ☚ 闹妆 展指(翅)儿巾 ☛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首服部 > 冕弁冠 > 忠靖冠 忠靖冠 zhōngjìngguān 明代所製冠。明世宗嘉靖七年仿古代玄端型式而定冠服,取“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意。《三才圖會·衣服》:“忠靖冠,有梁,随品官之大小爲多寡,兩旁暨後,以金線屈曲爲文,此卿大夫之章,非士人之服也。嘉靖初更定服色,遂有限制。”《明史》作忠静。《明史·輿服志三》:“〔嘉靖〕七年既定燕居法服之制……帝因復製《忠静冠服圖》頒禮部,敕諭之曰:‘祖宗稽古定制,品官朝祭之服,各有等差……比來衣服詭異,上下無辨,民志何由定。朕因酌古玄端之制,更名‘忠静’,庶幾乎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焉。朕已著爲圖説,如式製造。在京許七品以上官及八品以上翰林院、國子監、行人司,在外許方面官及各府堂官、州縣正堂、儒學教官服之。武官止都督以上。其餘不許濫服。’禮部以圖説頒布天下,如敕奉行。”又:“按忠静冠仿古玄冠,冠匡如制,以烏紗冒之,兩山俱列於後。冠項仍方中微起,三梁各壓以金緣之。四品以下,去金,緣以淺色絲綫。”參閲明·俞汝楫《禮部志稿·忠靖冠服》。 忠靖冠 道冠 (《三才圖會》) 忠靖冠 忠靖冠明代官帽。以铁丝为框,外蒙乌纱,冠后竖立两翅(时称“山”),正前上方隆起,以金线压出三梁。 ☚ 罟罟帽 鹖冠 ☛ 忠靖冠冠(ɡuān)义同〖忠靖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