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防洪治涝工程效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防洪治涝工程效益 (一)防洪治涝工程效益大量防洪治涝工程的建成,全省洪涝灾害已明显减轻,不少地方,已摆脱了洪涝灾害的威胁,从不高不稳的状态,变为稳产高产农业区。松花江丰满以下江段,1953年发生的大洪水,沿江8县受灾耕地80万公顷。1955年修沿江堤防以后的30年中,虽曾出现多次大洪水,但都已安全渡过。饮马河流域中下游两岸,50年代和60年代初,平均4年三涝。1965年修成石头口门水库后,又整修加固了下游两岸堤防,已使一般洪水得到控制。卡岔河在未修亮甲山水库前,两岸大雨大灾,小雨小灾。1956年一日暴雨100毫米,两岸耕地受涝2.13万公顷。亮甲山水库建成后,1970年上游发生大洪水,入库洪峰流量960米3/秒,经水库调蓄,仅放流120米3/秒,下游河道两岸仅受灾667公顷,比1956年减轻灾害97%。东辽河、伊通河、洮儿河、嫩江堤防的防洪能力已逐步提高到了20年一遇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曾抗御了1960年、1965年、1969年、1973年、1978年、1986年、1989年的大洪水。没有这些防洪工程,战胜这些大水是不可能的。 ☚ 四、农田水利工程效益 (二)灌溉工程效益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