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希尔伯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希尔伯特1862—1943David Hilbert德国数学家。1880年入柯尼斯堡大学,1885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该校副教授、教授,1895年任格丁根大学教授,直至1930年退休。希尔伯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也是一位品德高尚的科学家。一是主张通过实际研究培养数学家的坚强意志。1900年,他提出了新世纪数学面临的23个问题,认为研究者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锻炼钢铁般的意志。不通过长期刻苦的研究,数学家是既培养不出也表现不出自己的道德意志的。二是把不同学科的专家联合起来共同攻关,发扬光大了将抽象的数学问题与具体的物理问题相结合的格丁根传统。在他周围集合了一批优秀人物,包括玻尔、弗兰克、海森堡、约当、泡利等人。他们讨论了量子理论和量子力学中的许多问题,使现代理论物理步入最辉煌的年代。三是诲人不倦,培养新秀。他那热情乐观,对科学价值的信仰,引导学生善于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大的魅力,把一大群年轻人引进数学的深河。四是为人正直、诚实,受到普遍的尊敬。他曾拒绝在德国政府为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辩护的宣言上签名,后来又对希特勒的排犹暴行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他还敢于为逆境中的人才排忧解难。为了使杰出的女数学家艾米·诺德能登上大学讲台,他与男尊女卑的习惯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希尔伯特彻底献身于科学,从不允许掺杂民族的、性别的或种族的偏见。在他眼里,科学家只分为两类:解决过有价值问题的和没有解决过这类问题的。因而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1910年获匈牙利科学院的玻尔约数学奖,并且是许多国家科学院的荣誉院士。 希尔伯特德国数学家。1862年1月23日生于哥尼斯堡(今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1943年2月14日卒于格丁根。1880年入哥尼斯堡大学,1885年获博士学位,1895年为格丁根大学教授,直至1930年退休。1900年,他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数学家会议上发表演讲,提出了“希尔伯特23个数学问题”,对20世纪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他的影响下,20世纪最初30年,格丁根成为国际的数学中心,形成强大的希尔伯特学派。 希尔伯特 希尔伯特1862—1943Xierbote,D.Hilbert德国数学家.他出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今苏联加里宁格勒)附近的韦劳.1880年进入哥尼斯堡大学攻读数学,1884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893年成为教授.1895年转入格廷根大学任教授直到1930年退休.希尔伯特是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现代数学的许多领域都留下了他显赫的名字:希尔伯特空间、希尔伯特不等式、希尔伯特交换、希尔伯特不变积分、希尔伯特不可约定理、希尔伯特基定理、希尔伯特公理、希尔伯特子群、希尔伯特类域,而影响最大的,则是他在1900年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的23个问题,后人称之为希尔伯特问题,长期吸引了大批最优秀的数学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20世纪数学发展的方向.本世纪初,在他的领导下格廷根学派得到蓬勃发展.格廷根大学成为当时世界数学研究的重要中心,并培养了一批对现代数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学术生涯的后期主要致力于一般数学基础的研究,试图从若干形式公理出发将数学形式化为符号语言系统,并从不假定实无穷的有穷观点出发,建立相应的逻辑系统,然后再研究这个形式语言系统的逻辑性质.其目的是对某一形式语言系统的无矛盾性给出绝对证明.以便克服悖论所引起的危机.虽然由于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发现否定了希尔伯特的方案,但仍不失其重要性,并继续引起人们的高度兴趣. ☚ 庞加莱 诺特 ☛ 希尔伯特 希尔伯特1862—1943Xi’erbote,Hilbert.D.德国数学家。1885年在柯尼斯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893年成为该校教授, 1895年改任哥廷根大学教授直到1930年退休。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 一, 喜欢直攻数学中的重大问题, 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并从中寻找带普遍性的方法。他的数学工作按年代次序大致可分为7个方面;代数不变量、代数类域论、几何基础,狄利希雷原理与变分法、积分方程与无穷维空间、物理学、数学基础。 ☚ 皮亚诺 闵科夫斯基 ☛ 希尔伯特德国数学家、数理逻辑学家。数理逻辑中形式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给出了欧氏几何的一个形式公理系统,解决逻辑公理方法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1922年提出他的形式纲领,试图绝对地证明数学理论的无矛盾性,虽然最终失败,但对数学、特别是元数学的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参见“数学”中的“希尔伯特”。 希尔伯特1862—1943Dovid Hilbert德国数学家,给出了欧氏几何完全的公理体系,把20世纪前代数数论全部重要结果归纳成一个体系,对数论中类域论的猜想具有重大意义。1900年在巴黎国际数学家会议上,提出23个“数学问题”,对20世纪数学研究有较大影响。确立了希尔伯特空间论基础,致力于数学基础论研究,是形式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几何基础》、《数的报告》等书。参见“逻辑学”中的“希尔伯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