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宁国府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嘉庆)宁国府志

安徽地方志。清鲁铨等修,洪亮吉(1746—1809)等纂。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铨号选堂,江苏丹徒人。乾隆进士,官宁国知府。亮吉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已著录。宁国府创志于宋嘉定,至清乾隆凡六修。本志成于嘉庆二十年(1815),记事止十三年,约二百二十万字。卷首有汉至清宁国府全境图等五幅。图中新旧地名对照,古今沿革一目了然。有刘光显所绘北楼等二十三幅山水画,绘制精巧,堪称佳作。正文分沿革、疆域、职官、选举四表,舆地、营建、食货、学校、武备、艺文、人物、杂志八志,共十二门,含山、水、古迹、冢墓、寺观、田赋、户口、物产、名臣、宦迹、纪闻、旧志源流等五十目。表详而精,考证必求其是。沿革表列唐虞夏至清,并有汉至清大事记,祥异附后,山记有陵阳、敬亭、麻姑等六百六十余座山、峰、岭、岩,水载青弋江、泾水等百余处。记翠亭、铜井等百余处名胜古迹、百二十余处古墓、三百二十余处寺、观、菴,为颇有价值的考古、旅游资料。职官、选举、人物中所记人物多达八百余人。该志出自名家之手,体例完备、内容丰富,为清代方志佳作。有清嘉庆二十年刻本,民国八年(1919)泾县翟氏宁郡清华斋影印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宁国府志

安徽地方志。❶明黎晨修,李默纂。十卷。晨,河北任丘人。嘉靖进士。官宁国知府。默字时言,官宁国府添注通判。宁国府旧志宋嘉定、明洪武二修。本志于嘉靖十五年(1536)成书,约九万字。为该地现存最早一部府志。首冠秦至明宁国府境图、领属县境图等十三幅。正文分制置、秩统、次舍、表镇、职贡、防圉、人文、礼祀、杂纪十门。其中表镇记佛子岭等三百六十余处山、岭、水、溪。人文记东汉至明嘉靖一百七十余人,历代进士、乡贡九百余人。并记东汉永和四年(139)至明嘉靖十五年(1536)旱、涝、饥、蝗、山崩等情况。有较高价值。有嘉靖十五年黎晨校刻本,1962年《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❷明陈俊等修,沈懋学等纂。二十卷。俊字彦吾,南海(今属广东)人。嘉靖进士,官兵部左侍郎、宁国府知府。懋学字君典,安徽宣城人。万历进士,授修撰,著有《郊居遗稿》。此志成于万历五年(1577),约三十六万字。分郡、杂二纪,官师、选举二表,象纬、方舆、官次、食货、学校、明禋、防圉、艺文八志,良吏、名臣、方伎、外教等十五传。正文前有皇明宁国府境、宣城县境、秦鄣郡、唐宣州州县、宋宁国府县、元宁国路县等二十幅地图并图说。其中郡纪始自帝喾,迄明万历二年(1574),凡沿革、疆域变迁、境内军政大事、自然灾害逐年记述。方舆志以黄山、天目山、九华山三山和句溪、泾川、青弋江三水为主,按县分别记述其名称、位置、特征、名胜古迹,并摘录有关诗文,颇有参考价值。食货志载明嘉靖上溯西汉历代户口、人丁、田亩、赋税数目,最具史料价值。有明万历五年(1577)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有缺残)。

宁国府志

❶三十四卷。清宋𢽾修,钱人麟等纂。宋𢽾,江苏长州人,乾隆十二年 (1747)来任宁国府知府。钱人麟,江苏武进人,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宁郡有志,创始于明成化年间,嘉靖中复修,万历三修,清康熙四修,乾隆十七年(1752),设局从事,并檄各邑,网罗散佚,辑拾遗文,至十八年十月而告成,厘为三十四卷,卷各一目,不加总纲。据凡例所称,“成化、嘉靖旧志,不可复得,事在万历以前者,多仍宛溪志,事在康熙十二年以前者,多仍《康熙志》,新增事迹,或据六属新志采入,或由六属核实其详”,故此志多仍旧志,无甚更改。其体例亦不完备。有清乾隆十八年 (1753)刻本。
❷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鲁铨、钟英修,洪亮吉、施晋纂。鲁铨,江苏丹徒人,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嘉庆八年 (1748)来任宁国府知府。洪亮吉 (1746—1809),字华峰,号北江,清江苏阳湖 (今江苏武进县)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充任实录馆纂修。因上书成亲王被遣戍新疆伊犁,次年遇赦回籍。自号更生居士。历主本邑泽川书院,著书多种。乾隆四十六年 (1781)起,数年内编纂成《延安府志》、《淳化县志》、《长武县志》、《固始县志》、《登封县志》。晚年又纂有《泾县志》等。此志分为四表八志,共三十六卷。卷首列诸图;卷一为沿革疆域表;卷二至五为职官表; 卷六至八为选举表; 卷九至十三为舆地志;卷十四至十五为营建志;卷十六至十八为食货志;卷十九为学校志;卷二十为武备志;卷二十一至二十五为艺文志;卷二十六至三十五为人物志;卷三十六为杂志;卷末为补遗。此志不袭旧志,体例严谨完备,记载详而考核精,纪述皆具来历,交互参订,必求其是,故在安徽各府州县志中,堪称佳著。有清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民国八年 (1919)泾县翟氏宁郡清华斋影印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