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套
在联套格局中,又有一种特殊的格局,即在一套完整的套数中插进另一套也是完整的套数。如元杂剧《货郎担》在南吕〔一枝花〕、〔梁州第七〕、〔尾声〕一套中插进正宫〔九转货郎儿〕九支,支支换韵,又与南吕套不同韵。吴梅称之为“夹套格局”,非本格也。最早的例子是《错立身》第十二出:〔斗鹌鹑〕、〔紫花儿序〕、〔四国朝〕、〔驻云飞〕、〔同前〕、〔同前〕、〔同前〕、〔金蕉叶〕、〔鬼三台〕、〔调笑令〕、〔圣药王〕、〔麻郎儿〕、〔幺篇〕、〔天净沙〕、〔尾声〕,这就是在北越调较完整的套数内插了南曲一套:双调〔四国朝〕引子、中吕〔驻云飞〕过曲四支。又如《黄孝子寻亲记》第十四出:〔金蕉叶〕、〔绵搭絮〕、〔斗鹌鹑〕、〔紫花儿序〕、〔调笑令〕、〔秃斯儿〕、〔煞尾〕、〔鹧鸪天〕,则是在南越调短套中插进北越调自〔斗鹌鹑〕至〔煞尾〕一套。以上二例乃是南北曲“夹套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