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台代称监狱。唐沈佺期《同狱者叹狱中无燕》诗: “何许乘春燕,多知辩夏台。三时欲并尽,双影未尝来。” ●《史记·夏本纪》: “自孔甲以来诸侯多畔,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 畔: 通 “叛” 。夏台: 狱名,夏时本称均台,在今河南禹县南。夏桀失道,嫉恨成汤得道多助,防范他有所作为,便专横地将汤囚禁于夏台。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牢獄部 > 諸獄 > 夏臺 夏臺 xiàtái 亦稱“夏宫”。夏代監獄。夏桀嘗置獄於夏臺,後世因以稱。故址在今河南禹縣南。《尸子》卷下:“桀爲璇室、瑶臺、象廊、玉牀,權天下,虐百姓。于是湯以革車三百乘,伐於南巢,收之夏宫。天下寧定,百姓和輯。”《廣雅·釋宫》:“獄,犴也。夏曰夏臺,殷曰羑里,周曰囹圄。”《史記·夏本紀》:“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湯而囚之夏臺。”司馬貞索隱:“獄名,夏曰均臺”。 监狱 监狱监(监牢;监房;监仓;监铺;樊监;牢监) 狱(狱轩;狱垣;狱户;狱牢;狱庭;狱豻;贯狱;威狱;大狱;法狱;岸狱;狴狱;犴狱) 牢(牢狱;牢房;牢户;牢扉;牢圄;牢坑;牢狴;牢犴;牢槛;囚牢;狴牢;铁牢) 禁(禁所) 圄(圄犴;囹圄;幽圄;狴圄;犴圄) 圉(囹圉) 囹(囹圉;圄囹) 槛 圜(圜门;圜土;圜狴;圜室;圜扉;圜墙) 埍 库栊 穽 狴(狴犴;狴牢;狴圄;犴狴) 铁窗 铁屋 法室 念室下处 圆扉 圆土 号房 夏台 严棘 棘土 动止 北扉 福堂 福舍 黄沙(黄沙狱) 铺厫 缧绁(身陷~) 贯城 高墙 号子粪土 犴户 犴庭 沮洳场 贯索城 监狱名:北寺 夏代监狱的别名:均台 古指乡亭牢狱:犴 请罪的住所,狱室:清室 古代执行宫刑及受宫刑者所居之狱室:蚕室 周代狱名:稽留 关押钦犯的监牢:诏狱 通天牢 关死囚的牢:死牢 重监 注水的监牢:水牢 地面下的牢狱:阱(阱室) 地牢 陷阱,地牢:阱陷 幽深的监狱:重犴 重狴 关重犯的、幽深的监狱:黑狱 监管森严、无法逃出的监狱:铁狱铜笼 阴森黑暗的牢房:黑牢 密闭森严的监牢:铁狱钢笼 监狱房舍:匣 狱室 狱舍 圜室
另见:犯人 犯罪 刑法 执法 关押 审理 ☚ 执法场所 居住地 ☛ 夏台 夏台又名钧台,位于城北门。夏代历史遗迹之一。禹治水有功,舜封禹为夏伯于夏邑,即今禹州市。相传夏启曾在钧台宴会、即位。《左传》载“夏启有钧台之享”。又传夏桀囚禁商汤于此。钧台原在市南15里,早圮。明嘉靖十年(1531)知州刘魁在今址建禹、汤庙。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知州于国壁在庙前建大门,题名“古钧台”。清末毁于兵火,仅存台基,略呈方形,高4.4米,宽7.4米,长6.15米。台南过洞两侧刻“得名始于夏,怀古几登台”的楹联。 ☚ 钧台钧窑遗址 禹王锁蛟井 ☛ 夏台xià tái 官署名。夏代的监狱名。《史记·夏本纪》:"(夏桀)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子夏台。" 夏台监狱名。亦称钧台,本是一种可供游观的“台”,夏代末年为软禁商族首领汤的处所,属于特种监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