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吴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吴山1876—1936

四川江津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曾任上海《道路月刊 》编辑。
原名:吴平之
笔名:大同山人
教名:旨成


吴山1911—1940

四川仁寿人
革命烈士。
原名:伍世英
笔名:世英、伍石夫

吴山

吴山的生平陆丹林*四川文献1967年59期,*革命人物志第
6集第1页
吴 山 名人录第190页
四川党人吴山的生平陆丹林革命史谭第419页

吴山

美术史论家吴山主编《中国工艺美术辞典》出版 李方诗等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1)第204页

吴山

俞松,字寿翁,自号吴山,宋钱塘人。尝官承议郎。著有《兰亭续考》。

吴山wú shān

(字)吴舒凫,一名吴逸,清代文人。


吴山wú shān

(号)见寿翁。

吴山1876——1936

原名平之,四川江津人,1876年 (清光緒二年) 生。少年在鄉中讀書,後就讀於兩湖書院。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在故鄉從事新聞事業,後赴東三省辦理税務,旋回天津,從事反袁活動。不久因避捕而出走日本,入東京明治大學法科。1916年袁世凱死後回北京,辦理勤工儉學會和留法預備學校,並從事出版事業。1917年赴廣州,參加護法; 10月任大元帥府秘書,後任司法部司長、署次長、代理部務。任職期間,在中華聖公會受洗加入教會。1918年4月,軍政府改组,孫中山返上海,代表孫中山出席政務會議。1921年冬,在上海辦理中華全國道路建設協會,任總幹事。1928年任西北和河南省道辦事處處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上海和朱慶瀾等籌组華僑救國經濟委員會,籌款接濟東北義勇軍。晚年尊崇孔孟思想。1936年逝世於江蘇丹陽縣。終年60歲。著有《俄憲說略》、《委員制政府大綱》、《大同淺說》等。

吴山(1470—1542)

明吴江(今江苏苏州)松陵人。字静之,号讱庵。吴洪长子。正德三年(1508 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录囚江西,平反疑狱以百计。十五年出任山东副使、陕西右参政。嘉靖五年(1526 年)起为福建按察使,迁江西布政使。十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以受诬降浙江参议,历江西参政、应天府丞。十五年以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次年进右副都御史,改抚南赣,提督军务,召为刑部左侍郎。十九年升刑部尚书,后因忤帝罢归,卒于道中。追赠太子少保,谥忠襄。祀吴郡名贤。著有《尚书疏议》《治河通考》等。

1

(词)清·吴山

归鸟休枝,夜虫鸣砌,小轩风过吹凉。

雨晴天朗,诗思入潇湘。

秋染重林瑟瑟,更何处、疏远清香。

曲池畔,绿红层叠,依约瘦莲房。

携樽闲吊月,支离病骨,潦倒贫乡。

叹人生有几,况遇沧桑。

且把双眉解放,领略些,水色山光。

衷肠事,思亲忧世,别作一囊装。


1

(词)清·吴山

秋光如许,雁字排空去。

十二阑干凝眺处,帘捲西山暮雨。

白沙翠竹柴门,落霞孤鹜江村。

况是亭皋叶下,萧萧最怆吟魂。


2

(词)清·吴山

宫闱落叶。金风团扇悲时节。

玉漏迟迟。翠辇遥传太液池。

君恩浩荡。瘦影寒香如妾样。

明月丹墀。谁奏新声一斛珠。

(词)清·吴山

连宵风雨。黄叶林间秋几许。

大地清凉。游子惊心忆故乡。

人生如寄。对景频弹思母泪。

何日归期。回首青霜黯鬓丝。


1

(词)清·吴山

昨宵解佩梦江滨。

朝来翠掩歌屏。

黄鹂花底语星星。

风度重扃。

蝉翼云鬟新碧,绮纨沉水馀馨。

漫歌金缕荐佳醽。

遥忆峰青。


2

(见《众香词》)
(词)清·吴山

薄云冰净光帘幕。幕帘光净冰云薄。

清逼梦乌惊。惊乌梦逼清。

静阶流素影。影素流阶静。

时露濯花移。移花濯露时。

(词)清·吴山

鹤鸥闲共人游乐。乐游人共闲鸥鹤。

松落露高峰。峰高露落松。

隔溪烟水白。白水烟溪隔。

非是远忘机。机忘远是非。


2

(词)清·吴山

将秋尚夏,月娟云巧。

更湛碧、星河清渺。

女牛相别动经年,第未识、离踪多少。

凭栏拟听,鸾笙韵杳。

想又为、明朝秋早。

他时有分到瑶池,记问取、桥边乌鸟。

(词)清·吴山

思量昨岁,秣陵此夕。

正水阁、风清天碧。

六朝佳处旧繁华,细草陌、灯红月白。

今年萍寄,隋宫咫尺。

叹异代、烟花寥寂。

情同旅燕起归思,何处是、谢庭王宅。

吴山

吴山1470—1542

字静之,号訒庵,吴江(今属江苏)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刑部主事,历豫、赣、川三省巡抚,所至以廉静长厚著称。入为刑部尚书。嘉靖二十一年(1542)以论翊国公郭勋事触帝怒,免官归,道卒,年七十三。谥忠襄。有《尚书疏议》。工词,《明词综》录一首。

☚ 唐寅   文徵明 ☛

吴山

吴山生卒年不详

字岩子,安徽当涂人。江宁卞琳妻。工书善画,诗词尤脍炙人口。家青山,转徙江淮无常地,所至必有集,若《西湖》、《梁溪》、《虎丘》、《广陵》等,后编成《青山集》。时当明清易代之际,卞琳遭家难,中道谢世。吴山携二女穷居,教长女习诗词,次女习画。二女先后嫁江都刘峻度,刘迎归事之如母。暮年好道,筑室静修。山以诗古文名明末清初四十年,邓汉仪赠诗以女遗民目之。其《青山集》附词,《众香集》录其词十五首,徐乃昌辑入小檀栾室《闺秀词钞》。

☚ 顾若璞   毛莹 ☛

吴山

 

(明)邢云路


 岩岩吴岳势何雄, 极目秦关指顾中①。
 二华东来连太白②,千峰西下接崆峒③。
 鹦藏古树言成赋, 凤翥高冈曲度桐④。
 怪是巨灵通灏气⑤, 芙蓉五朵插苍穹⑥。


 【题解】
 吴山亦称西镇、岳山、吴岳等。在陇县西南与宝鸡交界处。凡17峰,高峻清秀。山东2.5公里处有吴岳庙建筑群,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后屡遭破坏,现存庙宇多系明代建筑。此诗描写吴山雄姿。
 【作者】
 邢云路,明人,生平见前山西《夕阳岩》诗。
 【注释】
 ①极目:尽目,即放眼远望。②二华:指太华(西岳)和少华二山。太白:即太白峰,在眉南20公里。③崆峒:即崆峒山,在甘肃省平凉县西,属六盘山。④“鹦藏”两句写吴山鹦鹉峰、凤凰石之风貌。翥,飞翔。⑤巨灵:传说中掌擘华山之神。灏气:谓弥漫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无边无际的气体,亦可解为盛大之气。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穷。”⑥芙蓉五朵:指吴山的镇西、大贤、灵应、望辇、会仙五峰,五峰围立,犹如五朵芙蓉。苍穹:太空。
吴山

吴山

关中山名。 又名汧山。 在今陕西陇县与宝鸡市交界处。张衡《西京赋》称吴岳。《史记·封禅书》称吴岳,列为华山以西七名山之一。《汉书·地理志》汧县下注: “吴山在西, 古文以为汧山。” 《元和郡县图志》吴山县: “吴山,在县西南五十里,秦都咸阳,以为西岳,今为国之西镇山。” 山势高峻,诸峰清秀。所属17座山峰中,以镇西峰、大贤峰、灵应峰、望辇峰、会仙峰较为有名。还有凤凰石、笔架山、真人洞、雷神洞等景点也颇引人。山中有吴岳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 )。现存寺庙多为明、清修建,内存有宋、明、清各代所刻碑石多通。

☚ 岐山   汧山 ☛
吴山

吴山

位于杭州市南部,由十多个小山头连成,主峰为紫阳山,海拔98米。相传为春秋时吴国南界,故称吴山。山上有纪念伍子胥的伍公庙和明建城隍庙,故又称胥山、城隍山。山中多文物古迹,有郭璞井、麻曷葛刺造像、明人所刻苏轼《赏牡丹诗》刻石、宋代米芾题写的“第一山”刻石。紫阳山顶北有一组凸起的怪石,人称“巫山十二峰”,因其酷似十二生肖中的动物,俗称“十二生肖石”。其下为瑞石古洞,旁有“湖山叠翠”石刻,其上巨石则镌有“碧云天”三字。吴山多古樟,茗香楼前有一宋樟,树龄800年以上。近年在吴山药王庙旧址,新建蜡像馆,称“先贤堂”,陈列浙江历代名人蜡像和油画像。紫阳山有“江湖一览亭”,可南望钱江,北览西湖,俯瞰杭州市景。苏轼、朱熹、汪元量、贯云石等都曾歌咏吴山。秋瑾《题吴山诗》:“老树扶疏夕照红,石台高耸近天风”,西湖新十景之“吴山天风”即由此得名。

☚ 钱元瓘墓石刻星象图   胡庆余堂 ☛

吴山

吴山

原名岍山,为五岳四镇之西镇。位于庙川村附近。山有17峰,《水经注·渭水上》谓其“叠出云天”,“山顶相捍”。其中镇西峰、大贤峰、会仙峰、灵应峰、望辇峰,形如五朵芙蓉冠于诸峰之上,康熙赞为“五峰挺秀”。山中有凤凰石、真人洞、雷神洞、餐霞洞、元鹤巢、笔架山等名胜,情趣各异。山东面有吴岳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现存庙宇为明代建筑,内有钦差馆、御香亭、望海亭、啸月亭,以及千年古钟一口。庙内原有宋、元、明、清大小碑石130余通,与明成化四年(1468)“吴山全景图”石刻,故有小碑林之誉,经近世战乱,今多不存。

☚ 磻溪钓鱼台   4.扶风县 ☛
吴山

吴山

字镇国。南宋嘉定元年(1208)以荐官宣州通判。著有《麟坡集》。

☚ 汪楚材   程安节 ☛

吴山

吴山

字春树。清岁贡。著有《茹涵研论》、《荒政辑略》、《晚香斋漫吟》。辑《经武汇纂》,书成而卒。

☚ 周宗华   周用嘉 ☛

吴山

吴山

字岩子。太平县丞江宁卞琳妻。其夫明末殉难,清初辗转流离,后寓居西湖,诸名流与之唱和。长女卞梦钰,字元文,号篆生,工诗词。嫁江都刘峻度,34岁卒。次女卞德基,精绘事之诗。善书画,以诗古文词名当代。著有《西湖》、 《梁溪》、 《虎丘》、《广陵》诸集,总称《青山集》。

☚ 杨世学   卞梦钰 ☛

吴山

Wu Hill

吴山

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长蛇县置,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县功镇,后省,义宁元年(617年)复置长蛇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又改为吴山县。元初废。

吴山

明大臣。字曰静。高安(今属江西)人。嘉靖进士。累官礼部尚书。与权奸严嵩同乡。嵩子世蕃欲与结亲,遭山拒绝。后被严嵩劾,归里。穆宗立,召为南京礼部尚书,不赴。著有《治河通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