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合纵抗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合纵抗强

 为了防止强国侵略,弱国联合起来与强国对抗的外交谋略。
 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国势日盛,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据当时具体情况,中原各国已无力单独抵御秦国的入侵,要生存下去,就要六国结盟,共同抗秦。先是由公孙衍于公元前324年提出“五国相王”,合纵抗秦的思想。东周洛阳人苏秦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谋略家,他根据秦国企图灭亡六国与六国畏惧强秦的战略态势,开始了合纵抗秦的外交活动。公元前314年,苏秦先到燕国,以“安全原则”说与燕文侯,燕国之所以未受到其他国家的侵略,是因为南面有赵国作为屏障,劝燕文侯与近在百里的赵国联合,防备千里之外的强秦。燕文侯听从了苏秦提出的亲赵可以使燕国安全无患的劝说,封他为武安君,授以相印,并资助苏秦车马金帛使之到赵国活动。苏秦到赵国后,又以“安全”与“主盟”之利说与赵肃侯,使其合纵抗秦。他对赵肃侯说,秦国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韩、魏袭其后方。如果秦国先打败韩、魏两国,那么赵国的灾难就到了。六国之地五倍于秦,六国之兵十兵于秦,如果六国合为一体,同心协力抗秦,必能灭亡秦国。因此,他希望赵王邀请韩、魏、齐、燕、楚等国国君会盟,约定六国联合抗秦,秦国就不敢对六国中任何一国进攻了。赵王听后欣喜采纳了苏秦“合纵”之策,命苏秦为特使,并“饰车百乘,黄金千溢,白璧百双,锦绣千纯,以约诸侯。”苏秦继续游说至韩。在韩国,苏秦见到韩宣王。先讲韩的强大,继而再说秦的利害、祸福与荣辱,最后以合纵可抗秦之利相谈。因韩迫于秦的威胁,于是同意“合纵”以抗秦。之后,苏秦又相继说服了魏襄王、齐宣王。最后至楚游说,楚威王也应允了。“于是六国纵合而并力焉。苏秦为纵约长,并相六国。……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
 苏秦合纵抗强之谋,确是六国抵抗秦国侵略的上策。虽然由于六国各自利益关系不同加上“连横”谋略的破坏,合纵盟约维持不久,但后来的六国有远见的政治家还是继续推行这一谋略,这是六国能延续百年之久的重要的外交谋略。对付强国的侵略,弱国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取胜,这在今天叫作反侵略统一战线的思想,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斗争中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