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农业耕作制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农业耕作制度

一个地区或农业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土地保护、土壤肥力培养的综合技术体系。作物种植制度是耕作制度的主体,它决定一个地区或农业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等。与作物种植制度相适应的土地保护、培养地力制度是耕作制度的基础,包括土地保护、农田整治、土壤培肥、水分调控、土壤耕作及轮作换茬等一系列措施。作物种植制度侧重于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而土地保护、培养地力制度则着重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土壤肥力的提高。用地和养地是否协调,是耕作制度研究的基本内容。一个合理的耕作制度有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提高光能与人工辅助能的转换效率,实现各类作物全面、均衡和持续的增产,并有助于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耕作制度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工具、生产条件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对农产品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的。按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和培养地力的方式不同,农业耕作制度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撂荒制。最古老、最原始的耕作制度。即在人类农耕初期实行的刀耕火种、粗放经营。撂荒制一般分布在土地资源多、经济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人烟稀少的地区。(2) 休闲制。一般将土地划分成几块,一部分进行耕作,种植农作物,一部分休闲或种草,几年后轮换,以培养、恢复土壤肥力。(3) 轮作换茬制。如水旱作物轮作换茬,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轮作换茬,粮食作物与豆科作物或绿肥作物轮作换茬等,以利用各类作物吸收土壤中不同营养元素而达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等目的。这是一种稳产高产、优质低耗的耕作制度,能实现耕地的永续利用。(4) 集约型耕作制。在单位面积上密集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装备,以较多的物质能量投入获取较多的农产品产出。为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光照等环境条件,可实行连作、间作、套作等,其高级形式有温室、塑料大棚、工厂化种植等。(5) 连年耕作制。在人多地少的地区,依靠施用有机肥、化肥等人工措施达到用地与养地的目的。连年种植相关作物,可以达到充分利用耕地的目的,但由于化肥的施用量过多,容易引起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并影响作物产量。在耕作制度的演进过程中,对土地的利用一般由粗放到集约,由自然养地到人工养地和利用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养地,由旱作发展到灌溉,由单熟制发展到二熟制或多熟制。由于耕作制度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须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而因地制宜地采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