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二经脉循行部位和主要病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二经脉循行部位和主要病症

十二经脉循行部位和主要病症

十二经脉循行部位和主要病症,是经络学说的核心。今将每一经脉分为循行部位和主要病症两个部分,介绍于后。
手太阴肺经
循行部位: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通过膈肌,归属于肺,从“肺系”的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浅出于体表,横行至腋下,循沿上肢内(屈)侧下行,行于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屈侧前缘),向下行,过肘中,循前臂内侧,沿上骨(即桡骨)下缘入寸口,上手掌的大鱼际,循鱼际到大指之端。其分支从腕后分出,从手背侧下行出于食指桡侧端(交手阳明大肠经)。
主要病症: 胸闷胀满,气喘,咳嗽,(缺盆疼)痛,肩背痛或肩臂寒痛,掌中热,出汗,小便频数而少,尿黄赤。
手阳明大肠经 循行部位: 起于手食指桡侧端,循沿食指的桡侧缘向上经过第一第二掌骨之间(合谷间),进入两筋之间,循臂前缘,入肘外缘,向上经过上膊上肩部,出肩关节前上缘,向后上方出于第七颈椎棘突,向前下入锁骨上窝,在此处分为两支,一支进入胸腔络肺,向下穿过横膈连属大肠; 另一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贯串面颊进入下齿中,返回出来挟口两旁,在人中沟处,左右交会,上行挟鼻孔到鼻翼两旁(交于足阳明胃经)。
主要病症: 下齿痛,颈部肿,目黄口干,鼽衄,咽喉痛,肩及上臂前侧痛,食指疼痛,活动不便,经脉分布的部位灼热肿痛或僵冷等。
足阳明胃经
循行部位: 起于鼻孔两侧,上行至鼻根处,左右侧的经脉交会,到内眼角,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循鼻外侧,进入上齿中; 返回出来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来循下颔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循下颔角(颊车)上行到耳前,经过足少阳经的上关穴(客主人),循沿发际到额颅。下行的一条支脉,从大迎前方向下经过人迎穴,循沿喉咙进入锁骨上窝,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于胃,连络脾。其主干,从锁骨上窝向下,循行胸部,经过乳内侧,向下至腹部,挟脐两旁,入于腹股沟中央部的气街穴中。走在腹内的一条支脉,起于胃下口,向下循沿腹腔里,到腹股沟中央气街穴处与主干相会合。再下行经过大腿前侧髀关、伏兔等穴处,下至膝、膑中,向下循胫骨外缘到足背处进入中趾内侧缝里。另一支脉,在膝下三寸处分出,向下到中趾外侧缝。循胫骨外缘下行的那条主干,在足背处又分出一条支脉,进入大趾内侧,出大指内侧端(交于足太阴脾经)。
主要病症: 胃胀满,消谷善饥,胸腹痛,腹鸣,腹胀,腹水,身前部发热,寒战,颜面发黑,闻响声易惊,烦躁恶人,甚或发狂。疟疾,身热难退,汗出,鼻衄,口㖞唇诊,颈部肿胀,喉痛,膝膑肿痛,下肢前外侧痛,足中趾运动障碍等。
足太阴脾经
循行部位:起于足拇趾内侧端,循拇趾内侧白肉际,过大趾本节骨(核骨)后,上行到内踝前边,向上循沿胫骨内缘,上行八寸,交出到足厥阴肝经前,上行经膝关节和大腿内侧前,进入腹部,归属于脾、络联于胃,向上贯穿膈肌入胸部,沿食道、咽的两旁,通过舌根部,散布在舌头下面。它的分支,另从胃中分别出来,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手少阴心经)。
主要病症: 呕吐,嗳气,腹胀,大便或得矢气后则舒,胃痛,心烦,心下急痛,大便溏泻,水肿,黄疸,失眠,身体沉重不易转侧,舌根僵硬或疼痛,大腿及膝内侧肿胀或厥冷,足大指运动障碍等。
手少阴心经
循行部位: 起于心中,出后归属于心周围与各脏相联系的脉络组织(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联小肠。其分支从“心系”挟沿食道上部、咽的两旁,向上连系于眼球后面深处通入颅腔的组织(目系)。其主干,再从“心系出,退回上行经过肺,从腋下出来,循上肢内侧后缘。走行于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的后面,到手掌后豆骨(锐骨)处,进入掌中的后侧部,沿小指的桡侧,出小指桡侧端(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主要病症: 心痛,咽喉干燥,口渴思饮,胁痛,上肢内侧后缘疼痛、厥冷,手掌热痛,目发黄。
手太阳小肠经
循行部位: 起于小指尺侧之端,循行于手掌尺侧缘,上行到腕部,出尺骨茎突,向上循尺骨(臂骨)下缘到肘部,出肘内侧两筋之间,向上循上臂外侧后面,出行到肩关节后面,绕行肩胛部,在肩上(当七颈椎棘突下处)左右相交,再向前进入锁骨上窝中,深入体内,络联于心,沿食道,通过膈肌,抵达胃部,归属于小肠。上行的一支从锁骨上窝出来,循沿颈部浅行,向上到面颊,至外眼角部,退回来进入耳中。其分支,从面颊部分别出来,向上行于眼下,到鼻根部的内眼角(交于足太阳膀胱经),并斜络于颧部。
主要病症: 耳聋、目黄,咽痛,下颔或颊部肿胀、疼痛,颈部转动不灵活,以致头不能回顾,肩、上臂、前臂经脉分布处疼痛等。
足太阳膀胱经
循行部位: 起于内眼角,向上经额部,到头顶(巅)左右经脉相交。其分支,从头顶到耳上角部。其主干,从头顶部入颅络脑,回出后左右分别下行到颈部,循沿肩胛内侧,行于脊柱两旁,下抵腰中,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内,络联于肾,归属于膀胱。向外行的一支,则从腰中继续挟脊下行,贯穿臀部,进入腘窝中。另一支脉,由颈部向下从肩胛内左右分别下行,贯穿肩胛,沿脊中线旁开三寸,向下经过股骨大转子部(髀枢)循沿着髋关节外侧、大腿后侧下行,与前述的支脉在腘中相合,然后贯穿过腓肠肌,出走于外踝的后面,循沿足跖(京骨)外侧缘,到足小趾外侧端(交于足少阴肾经)。
主要病症: 头项强痛,眼痛,目黄,流泪,鼻流清涕或衄血,项背疼痛,腰痛,髋关节活动不灵活,大腿后侧、腘窝、腓肠肌及脚皆痛,足小趾不能运用,痔疾,疟疾,筋病,癫、狂、痫等。
足少阴肾经
循行部位:起于足小指跖侧,斜行走向足心,出于足舟骨粗隆(然谷)下,向上循沿内踝的后边,分出进入足跟中,向上到腓肠肌(踹)内,上行沿腘窝内缘、大腿内侧后缘,贯穿入脊内,归属于肾,络联膀胱。其主干,从肾出来,向上贯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中,循沿喉咙入于舌根两旁。其支脉,从肺出,络联心脏,注入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主要病症: 口中热,舌干,咽喉干燥、肿痛,脊柱、大腿内侧后缘疼痛、发凉、肌肉萎缩,足心热痛,嗜卧,面色发黑,腹中空而不欲食,咳、唾带血,气喘,眼花、视物不清,易感惊恐,黄疸,腹泻,心烦、心痛等。
手厥阴心包经
循行部位: 起于胸中,出来归属于心包络,向下通过膈肌,依次络联上焦(胸部)、中焦(上腹部)、下焦(下腹部)。其支脉,循行胸中浅出于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向上抵至腋下,循沿上肢内侧,行于手太阴、少阴二经的中间,向下进入手掌中,循沿中指到中指端。其分支,从手掌中央分别出来,沿无名指尺侧缘到指端(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主要病症: 心烦,心痛,心中热,心悸、怔忡,喜笑不休,面赤,目黄,甚则腋肿、胸胁支满、上肢拘挛,手心热等。
手少阳三焦经 循行部位: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上出第四、五掌骨之间,循沿手背到腕部,上臂外侧,行尺骨,桡骨之间,上通过肘,循沿上臂外侧向上到肩部,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左右相交,出走足少阳胆经的后面,向前进入锁骨上窝,分布在胸内膻中部,散布络联心包,向下穿过膈肌,循沿、归属于上、中、下三焦。另一支从膻中部向上浅出锁骨上窝,上行到项部系联耳后,再直向下行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到达面颊,直达眼下。还有一支,从耳后入耳中,再出来行走于耳前,经过上关穴前面,在面颊部和前面的一条支脉相交,到达外眼角(交于足少阳胆经)。
主要病症: 出汗,耳聋,重听,咽喉肿痛,外眼角痛,颊肿,耳前、耳后、肩部、上肢其经脉分布处疼痛,无名指运动障碍等。
足少阳胆经
循行部位: 起于外眼角,向上抵达头角部,向下经耳后,循沿颈部行手少阳三焦经脉前面,至肩上,退行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左右相交,出手少阳经后面,入锁骨上窝。其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外眼角后面,入锁骨上窝。其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外眼角后面。另一支脉,从外眼角分出来,向下到大迎穴处,与手少阳经分布在面颊部的支脉相合并,一起到达眼下,向下经过下颔角部,下经颈部和主干在锁骨上窝会合后,进入胸中,贯穿膈肌,络联于肝,归属于胆,循沿胁肋的里面,浅出腹股沟中央的气街,绕经阴毛之际,横向进入股骨大转子部。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下行到腋窝,循沿着胸部经过浮肋处(季胁)下行,和前面的支脉在股骨大转子部合并,再向下循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之前面,直向下到腓骨下端浅出外踝的前面,循沿足跗,进入第四趾外侧趾缝到末端。它的分支,从足背上分出,进入足大趾趾缝,循沿第一、第二跖骨之间,出足大趾外侧端,返回贯穿爪甲,出布在足大趾背上的丛毛部(交于足厥阴肝经)。
主要病症: 寒热往来,口苦,咽干,面色灰暗,心胁痛,善太息,头痛,外眼角痛,颔部痛,锁骨上窝肿痛,胁痛,腋下肿,瘰疬,胸肋、股骨大转子、膝外侧、小腿外侧、外踝前以及经脉所经过的各关节疼痛,足第四趾运动障碍,足外侧热,疟疾等。
足厥阴肝经
循行部位: 起于足𧿹趾背上丛毛处, 向上循足背到内踝前一寸处,上沿胫骨内缘,到内踝上八寸处,交叉至足太阴经脉的后面,上缘腘内缘,循大腿内侧,进入阴毛中,经过生殖器,抵达小腹,向上挟胃两旁,归属于肝,络联于胆,向上贯穿膈肌,布在胁肋部,循沿喉咙的后面,进入鼻咽部,连接眼球后面通入颅腔的组织(目系),返出向上到额部,与督脉会合在巅顶。支脉从目系出来,向下到面颊内,环绕在口唇内。它的另一支脉,从肝分出来,贯穿膈肌,向上注入于肺(交于手太阴肺经)。
主要病症: 胁胀痛,胸满,呕逆,腹泻,遗尿,尿闭,腰痛不能俯仰,男子疝气,女子小腹肿等。

☚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循行图 ☛
000094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