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加压系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加压系统

加压系统

加压系统是用于潜水作业、模拟潜水或加压治疗的成套设备,由加压舱、供气控制台、储气瓶、空气净化过滤装置和空气压缩机等组成(见下图)。
加压舱 加压舱是一种钢制的耐压容器,用以形成特定的人体周围的高气压环境。一般的加压舱多为卧式圆柱形,内部以耐压隔板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独舱室,配以必需的附属装置,组成独立操纵使用的系统。(从提供加压后减压这一使用意义上来说,加压舱也可称为减压舱,现趋向于不用此名称。)不注水的称干舱,注水的称湿舱。通常的加压舱多为双舱三门或双舱四门式 (见下图);也有三舱五门或七门式,还有组合式舱群。
加压舱大多为固定使用,为了简便或满足潜水作业现场转运或后送减压病患者的需要,可配置轻便的单人加压舱,这种加压舱可较方便地运输,并可与相应的固定式加压舱对口连接,以便在保持原有舱压的情况下,将患者转移到治疗加压舱中。


加压系统示意图


1.空气压缩机 2.油水分离器 3.干燥器 4.活性炭吸附器 5.过滤器 6.供气控制台 7.储气瓶 8.加压舱9.加压舱操作台 10.氧瓶


加压舱示意图


1.耐压壳体 2.副舱 3.传物舱 4.折椅 5.安全阀6.主舱 7.观察窗 8.送话器 9.火灾报警用传感器10.信号装置 11.舱内压力表 12.外照明 13.供氧装置 14.舱门 15.可折床 16.空调装置


加压舱的工作压一般为10~25kgf/cm2。供模拟深潜用的加压舱,其工作压可达50~170kgf/cm2。舱的直径通常为2~2.5m。
壳体内部分隔的两个单独舱室,大小不同。大的称主舱,是供使用的主要舱室; 小的称副舱,供人员出入荷压状况下的主舱时用,故又称过渡舱。主舱内设有可折的床和折叠椅; 舱壁上装有供舱内外通讯用的电话机或对讲机的送话、受话器,以及应急信号装置(通讯装置失灵时使用)。舱内装有供氧装置(见“供氧装置”) 及排氧装置(见“排氧装置”)。舱壁装有压力表,用以指示舱内压。舱壁两侧有若干观察窗,供直视观察用。舱内照明,用特制的耐压灯具; 也可采用舱外照明; 将灯光通过照明窗照入舱内。舱外照明的优点是安全和不须耐压。副舱内设有折叠椅和简易工作台,其它设施与主舱基本相同。
主舱和副舱之间的门关闭时,两舱隔开; 开启时两舱连通为一个舱。在双舱三门式,此门只有一扇,只能朝主舱内开,因此,副舱内压必须不大于主舱内压,副舱不能单独加压。在双舱四门式,隔板两侧都有门扇,分别向主、副舱开,故副舱可单独加压使用。
主舱和副舱壁上都设有可经调压而与舱外互相传递小件物品的传物舱,用于在荷压时递入药品、医疗器械、食物、饮料等或递出污(废)物、排泄物等。
在主舱和副舱的顶部都装有安全阀,当因误操作或进气阀泄漏引起舱内压增高并超过舱的工作压时,安全阀即自动开启而排气并发出响声。主、副舱之间的隔板(或门扇)上,装有压力平衡阀。在副舱调压而舱间门未打开之前,往往需开启平衡阀,使主、副舱内压完全平衡。舱内进气管的末端,连接消音器,用以降低加压时舱内的噪声。
加压舱的操作控制台,设于加压舱外的一侧,舱内各种工作状况(简称“工况”)的操纵机构 (如各种按钮或手柄)、显示装置(如舱压表、温度指示调节仪、湿度计、氧浓度监测仪、CO2浓度监测仪等)、通讯设备以及各种信号等均集中安装于操作控制台。由一名专职操作者(“操舱员”)操作。
需舱内外相通的导电线路,均经穿过舱壁的接线柱中继。每一接线柱都由中间为导体、周围填充绝缘密封材料所组成。主、副舱可各配若干对接线柱。
根据加压舱的实际需要,可将各种工况和参数通过相应的仪器记录。对加压舱供气和从加压舱排气,都可借手动阀门操作,也可用气动薄膜调节阀或电动调节阀进行遥控操作;还可实行自动控制。
加压舱的空调系统能使舱内温度和湿度控制在给定范围。为防止舱内因产生火花而引起火灾,加压舱配有火灾报警器和自动灭火装置。
加压舱的管道主要有进气管、排气管、供氧管、压力检测管等。不同用途的管道,分别涂不同颜色作标记。大部分管道都用无缝紫铜管,排气管等则用无缝钢管。管道的排列须便于维修,并整齐美观。
使用加压舱时,须按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加压前的检查和准备。着重检查气源、电源、各附属设备和仪器、仪表是否正常,各控制机构和阀门是否处于正确位置(开或关),对舱内需用的各种装置和物品作好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第二,从开始加压至减压完毕这一阶段的操作和观察。操舱员应和舱内人员密切联系,要注意舱压,舱内氧浓度(特别是饱和潜水和吸氧时)和CO2浓度的变化,掌握各附属设备和装置的性能,及时排除异常现象。第三,舱内人员减压出舱后,应按要求做好加压舱的维护保养,及时排除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故障,使加压舱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
供气控制台 供气控制台是充气和供气的控制中心,由管、阀、示压仪表和信号装置、压力报警器等组成。其用途为导引空气压缩机输出的压缩空气充入各组储气瓶,以及储气瓶中的压缩空气供给加压舱或潜水站使用。由于这两方面用途的要求,供气控制台装有各储气瓶组的进气控制阀和排气控制阀; 还装有通向各加压舱和潜水站的供气控制阀。显示各组储气瓶内压和空气压缩机向储气瓶充气压力的压力表,也设在供气控制台上。供气控制台操作者与操舱员、空气压缩机的操作人员,藉信号(或电话)联系,协同操作。
储气瓶 储气瓶是用以储存压缩空气和其它混合气的钢制耐压容器,根据工作压的不同,可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等几类。向加压舱供压缩空气用的储气瓶,多采取高压或中压气瓶。储气瓶以立式安装为多,并分成若干组,所储气量应能满足加压系统的使用需要。
充入气瓶的压缩空气,一般应隔若干小时后再供使用,这样有利于压缩空气的净化。当加压舱需要用气时,由供气控制台打开储气瓶的排气控制阀,储气瓶中的压缩空气即供给使用。高压储气瓶中的压缩空气,须经适当减压后才进入加压舱,以保证使用时安全可靠,并减小舱内进气噪声。
为了防止气瓶内压随外界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并为保护气瓶,室外的储气瓶,都应采取遮阳挡雨和保护措施。空气净化过滤装置
空气净化过滤装置 (简称净化装置)是用以除去压缩空气中的油、水和杂质,使压缩空气符合潜水呼吸气体的纯度标准(见“潜水呼吸气的纯度标准”)的设备。净化装置由除湿器、吸附器和过滤器组成,除湿器和吸附器均布置成可交替使用的两组并联的系统,分别用阀门控制。
除湿器由耐压筒体构成,筒内装一定量的除湿剂,其主要作用是吸收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和部分油水混合物。可供选用的除湿剂有: 硅胶、活性氧化铝和分子筛(Me[(Al2O3)x·(SiO2)y]mH2O)。分子筛除可吸收水分外,还可吸收微量CO2和具有选择吸附、催化活性、离子交换等性能。除湿剂吸收水分达一定程度时,除湿性能降低至不合要求,则需通过干燥条件下加热的方法,使其再生而恢复原有的吸收水分的性能。为使除湿作用连续进行,一个除湿器在作除湿剂再生时,应将除湿剂已再生好了的另一个除湿器通过阀门转换而投入使用。当除湿剂使用到经再生处理后达不到原有吸湿性能,或因颗粒碎化,通气阻力增大至一定限度时,应予更新。
吸附器也分成两组,分别接于相应的除湿器之后。吸附器内充填颗粒状活性炭,主要吸附压缩空气中的油分和有机物蒸汽; 也吸附人体排出的臭气中的大部有害成分。当活性炭吸附效能降低至一定限度时,必须更新。
过滤器接在吸附器之后,内填多层细孔纤维类过滤材料,其作用是滤除压缩空气中的杂质和气流带来的除湿剂或活性炭小粒。
空气压缩机 空气压缩机是提供压缩空气的机械,按工作压不同可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将比较洁净的环境大气通过除尘器吸入气缸内,经多级压缩后达到一定压力。由于空气压缩和机械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大部分由冷却水吸收,压缩机末级输出的压缩空气,温度多在40℃以下。压缩空气经油水分离和过滤后,由供气控制台导引,充入储气瓶。
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应保证能吸入洁净的环境大气,防止吸入灰尘和有害气体。舰艇机舱内的空气压缩机,进气口应伸至舷外,并防止吸入烟气和内燃机排出的废气。
空气压缩机的排气速率要满足压缩空气在最大消耗量情况下的供气要求; 运转性能应稳定、可靠,机械噪声尽量小。每套加压系统配置的空气压缩机不应少于两台。
安全措施 为保持加压系统的良好性能并取得应有的效益,为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必须建立关于加压系统使用、管理、维修和保养的合理而有效的制度。
(1) 加压舱: 必须经过严格的调试和验收后才能使用,使用压力不能超过工作压。
舱内不得携入火种及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舱内人员吸氧时,应严格控制舱内氧浓度。
舱内不准设普通电开关和其它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通入舱内的电源应采用低电压,各种线路的绝缘和接触应可靠,舱内各种电器的外壳应借电缆通出舱外作可靠的接地。
操作者应熟悉加压舱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则。加压舱的操作使用情况应作详细记录。
(2) 储气瓶: 储气瓶内须按要求经常保持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以随时可满足向加压舱供气的需要。气瓶内压不得超过其本身的工作压。储气瓶处于使用状态时,不准在气瓶上和气瓶附近进行电焊或明火作业。保护气瓶内壁的涂料,若对人体有害,不可采用; 气瓶内不应存积水和油污。储气瓶检修时,应进行水压强度试验。经检验确定不合格的气瓶不得继续使用。
(3) 空气净化过滤装置: 经常检查其效能,保证压缩空气的质量,过滤器内部应定期清洗,定期取样分析压缩空气的成分,不符合压缩空气卫生学标准的气体,不能使用。加压系统大修时,净化过滤装置中的除湿剂、活性炭和其它过滤材料,应全部更新。
(4) 管道、示压仪表和安全装置: 管道在装入加压系统前应经强度和密性检验,并进行清洗。管道在荷压情况下,不准拆装,调整,焊接和修理。管道有锈蚀和泄漏时应及时更换。氧气管道在安装前还应退火和脱脂。识别不同管道的标牌、色漆,应保持明显可认。
各种示压仪表应每年检验一次,监测加压舱内气压的仪表,精度不低于0.5级。使用时所检测的压值不应超过压力表量程的三分之二。
加压系统的各种安全阀和其它安全保护装置均应定期检查。有铅封的各种装置和仪表,不得随意拆开;检修必须由专门人员进行,检修后应重新铅封,并填写使用经历。
(5) 氧气瓶和吸氧装置: 使用氧气时,除一般的防火、防爆措施外,在使用的每个环节都要严防火灾和爆炸。氧气瓶应按规定使用和检验,氧瓶内不准充入其它气体。氧气减压器只限用于氧气。其它的有关工具应专用。瓶内氧气在使用之末,至少保留0.5kgf/cm2的剩余压力。与氧气接触的管道、工具、阀门、仪表和垫圈都不得沾有油污。定期检查管道,保持严格的气密性。
供氧装置在使用时,加压舱内、外的空间内氧浓度都可能升高,因此,特别要注意防火、防爆。对舱内要加强通风; 若排出的气体在舰艇舱室中,应保证该舱室经常通风换气。
(6) 空气压缩机: 空气压缩机应按技术说明书或技术条令要求,严格地正确操作和管理,定期地进行保养。若加压系统仅配用单机或自控式空气压缩机,则应采取预防性维修措施。空气压缩机定期检修的内容应包括检查各运动部件的配合情况和磨损程度,调整各部件的装配尺寸,清洗冷却器和管道,校验压力表和安全阀,经检修后的压缩机,应达到规定的技术性能。
☚ 潜水装具   供氧装置 ☛
0002078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