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抗税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抗税罪

负有纳税义务的人或者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故意违反国家税收法规,采取公开抵制、对抗的方法,拒不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国刑法中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1) 犯罪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2) 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采取公开对抗的方法,抗拒纳税,情节严重的行为。认定情节是否严重,主要看抗税的数额、手段及造成的后果。(3)犯罪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且具有逃避纳税非法获利的目的。(4) 犯罪主体可以是负有纳税义务的一般公民、也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关于直接责任人员的含义,参见偷税罪。

抗税罪

抗税罪

纳税义务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抗拒缴纳应当承担的税费,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国刑法规定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之一。抗税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税收管理制度。其主要特征,在主观上只能出于故意,并具有获取非法利益之目的; 如系客观原因滞纳税款的,不成立本罪; 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情节严重的抗税行为。“情节严重”,是指一贯抗税屡教不改的,数额较大的,手段恶劣的,造成严重后果的等情节。对抗税罪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应按章补齐税款并缴纳罚款。

☚ 抗诉   违法 ☛

抗税罪

故意抗交税款的犯罪行为。包括两种情形: (1)有能力纳税,而故意不交,经税务机关警告仍照拖暗抗的; (2)公开抗拒缴纳税款,或煽动群众集体抗税的。有上述情形之一,而又情节严重的,我国刑法规定,除按照税收法规补税,并可罚款外,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抗税罪

指用公开的方式抗拒按照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如拒不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以各种借口抵制税务机关纳税通知、警告,拒不纳税;拒不按照法定手续办理纳税申报和提供纳税资料; 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纳税检查; 采取聚众闹事,围攻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等,均属抗税行为。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之一。我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犯本罪的,除按照税收法规补税,并可以罚款外,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抗税罪

抗税罪

参见“抗税”。

☚ 抗税   税收转嫁 ☛
抗税罪

抗税罪

负有纳税义务或者负责纳税义务的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抗拒履行纳税义务,情节严重的行为。在我国,抗税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的一种。本罪的主要特征: (1)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2) 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公开抗拒的方式,故意不缴纳应交的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3) 犯罪的主体是负有纳税义务或负责纳税义务的人。非纳税义务人不能构成本罪。(4) 主观上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逃避纳税的目的。过失不能构成本罪。如果因生产或经营上出现经济困难或其他客观原因,逾期未交税款的,不应以本罪论处,但应依法补税。我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犯本罪的,除按照税收法规补税并且可以罚款外,对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偷税罪   伪造有价证券罪 ☛
000091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