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农田氮素循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农田氮素循环nitrogen cycling in agricultural land氮素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农田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经各种转化和移动过程后,又不同程度地离开农田生态系统(见图)。其主要过程为氮素的输入和输出。 农田氮素循环示意图 氮肥和有机肥 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素的最重要的输入项。农业生产中,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作物收获物积累的总氮量也增多,因而以有机肥料的形式可以进行再循环(或称再利用)的氮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再循环率(再循环的氮量占收获物总氮量的比例)则一般趋于降低;而且,由施用有机肥料所输入的氮量占施入的肥料(包括有机肥和化肥)氮量的比例也随之下降。 其他输入项 主要有通过降水和灌溉水的输入。降水中的氮主要是铵和硝酸盐,也有降水中尘粒所含的微量的亚硝酸盐和有机态氮。据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有关资料的统计,由降水输入土壤的氮量平均每年约为9千克/公顷;据1979~1988年的中国资料统计,各地降水中的含氮量多在1~2毫克/升之间,由降水输入的氮量多为9~19千克/公顷。由灌溉水输入的氮量决定于灌溉水的含氮量和灌水量,因而变幅很大。据1987年的资料,中国的一些江河水的含氮量多为0.4~1.5毫克/升;中国太湖地区的资料表明,在稻一麦轮作制中,每年通过灌溉水输入的氮量一般约为4.4~5.7千克/公顷。此外,土壤和植物的地上部分还可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氨,但其量很少。 氮素的输出 包括非生产性损失,以及随收获物移出的氮量。 非生产性损失 见土壤—植物系统中氮素的损失。 收获物移出的氮量 以收获物形式从农田生态系统所移出的氮量,决定于收获物的种类(如整个地上部分或子实、叶片等)、数量和含氮量。它是农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氮素输出项。 随着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氮素循环的速率随之增高。这是农、林、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由此引起的氮素损失的增加,也可能对环境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