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公开审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公开审判 公开审判指法院审理案件应当对社会公开进行。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审判制度。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公开审判的要求是: ☚ 两审终审制 辩护制 ☛ 审判 审判劾 审断 判审 按狱 由狱 详谳 ☚ 审案 断案 ☛ 公开审判军事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之一。军事法院对军内刑事案件的审理,除特别规定者外,应在法庭公开进行,并允许群众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公开审判原则是把军事审判活动置于部队广大官兵监督之下的重要司法制度。 公开审判 公开审判与“不公开审判”相对。法院开庭审理刑事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公开进行的原则。包括开庭审判的时间、地点和审理过程都应当向当事人及社会公开,允许群众进入法庭旁听,允许记者采访、报导,作出的判决公开宣告,公开审判是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封建司法制度中普遍实行的秘密审判及私设法庭、专横擅断而提出的。最早表达这一思想的是18世纪意大利人贝卡里亚,他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提出 “审判应当是公开的”,“以便社会舆论能够制止暴力和私欲”。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许多国家的法律相继确立公开审判原则。我国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根据地也确立了这一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颁布的《人民法庭组织通则》规定,人民法庭开庭审判时,允许旁听。旁听的人在审判时经允许可以发言。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暂行组织条例》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依法不公开者外,均应公开进行,以后制定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都重申了这一诉讼原则。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主要是指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案件以及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案件。16岁以上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 公诉权 公安机关 ☛ 公开审判指案件的审判活动公开进行。开庭的时间和地点对外公布,允许群众进入法庭旁听,判决结果对外公布。为审判制度之一。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外,一律公开进行。”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岁以上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但宣告判决仍应公开进行。公开审判制度使法院的审判工作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有利于提高审判人员工作责任感,改进审判作风;有利于依靠群众,核实证据,弄清案情,提高办案质量;有利于向人民群众进行法纪宣传教育。公开审判原则最早为资产阶级所提出,以反对封建专制。 公开审判案件的审判活动公开进行。开庭的时间和地点对外公布,允许群众进入法庭旁听,判决结果对外宣布。审判制度之一。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阴私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外,一律公开进行。”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但宣告判决仍应公开进行。公开审判制度,是司法工作贯彻群众路线的一种表现,它有利于审判工作的群众监督,提高审判人员的责任感,改进审判工作作风,提高审判工作质量,加强法制宣传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