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国志与后汉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国志与后汉书 三国志与后汉书sanguozhi yu houhanshu中国史学史上的两部名著, 与 《史记》、《汉书》并称为 “前四史”。《三国志》作者陈寿(233—297), 字承祚, 巴西安汉 (今四川南充) 人, 少好学, 熟读经史, 富于识见。原任蜀汉观阁令史, 蜀亡后仕晋为著作郎, 编撰《三国志》。《三国志》含《魏书》 (30卷)、《吴书》(20卷)、《蜀书》(15卷),共65卷。陈寿善总揽全局,不为三国王朝所限, 记载了从东汉末黄巾起义至西晋灭吴的近百年史; 又能尊重史实, 不以魏为正统,吴、蜀为僭伪, 分叙三国治乱兴废。他 “善叙事, 有良史之才”(《晋书·陈寿传》),选材精审, 文辞简洁,笔墨传神,如名士之风雅、文臣之谋略、武将之威猛,皆栩栩如生。但《三国志》 比较简约, 后南朝刘宋裴松之作《三国志注》,引书140余种,丰富了三国史的内容。今本《后汉书》作者为刘宋范晔和西晋司马彪。范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浙川县东)人。博涉经史,善为文章, 精隶书、音律。仕刘宋, 历任显职, 官至左卫将军, 统领禁旅, 参与机要, 后在官场倾轧中以“谋反”的罪名被杀。元嘉九年(432),范晔由尚书吏部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南史·范晔传》)。范晔《后汉书》90卷(帝、后纪10卷, 列传80卷), 记载了东汉一朝的历史。它博采众家后汉史的成果, 而后来居上, 所立《皇后本纪》、《宦者列传》、《方术列传》、《文苑列传》、《党锢列传》等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东汉政治、学术、文化和社会风气, 开拓了纪传体史书记叙历史的范围。它的史论颇具特色, 能够从历史形势的发展上分析历史问题,评价人物也比较妥当,“贵德义、抑势利、进处士、黜奸雄”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卷61)。范晔原计划作志10卷, 但未完成, 后萧梁刘昭为《后汉书》作注时,始将司马彪《续汉书》的8志分为30卷补入, 而《续汉书》的其他部分已佚。 ☚ 范缜和神灭论 郦道元和水经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