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国六朝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国六朝赋 三国六朝赋在赋体流变史上,三国六朝一般被视为骈赋的兴盛时代。明人徐师曾《文体明辨》在叙述先秦两汉“古赋”之后说:“三国两晋以及六朝,再变而为俳。”这种区分大抵是不错的,语言形式的骈化确是三国六朝赋异于汉赋的一个突出特点。辞赋讲究句型的整齐及词性的对称,汉代已经显露,但基本属偶然为之。三国时曹植等作家始倾力于此,至西晋则成为普遍的风尚,所谓“魏晋群才,析句弥密,联字合趣,剖毫析厘”(刘勰《文心雕龙·丽辞》)。陆机《文赋》、潘岳《笙赋》、张协《七命》等赋,几至“首尾绝俳”(祝尧《古赋辨体》)的地步。南朝赋家在此基础上更益以四六句式交错隔对、协调声律、隶事用典等方面的追求,故祝尧又说:“迨沈休文等出,四声八病起,而俳体又入于律矣。徐、庾继出,又复隔句对联,以为骈四俪六;簇事对偶,以为博物洽闻”(同上)。 明代文体学家吴讷、徐师曾也皆以“三国六朝体”代指骈体赋。但是,由于他们持以“古赋”为正宗的复古观念,又认为“三国六朝之赋一代工于一代,辞愈工则情愈短而味愈浅,味愈浅则体愈下”(吴讷《文章辨体》引祝尧语),这显然是错误的。事实上,三国六朝赋题材空前多样丰富,比汉赋更加贴进自然、社会和人生;在艺术表现上,除骈化外,还具有篇制普遍短小、抒情味普遍浓重、语言风格趋于浅易流畅、描摹物色更加真切等新颖的特色。今人一般视三国六朝为汉以后又一赋体文学的繁荣阶段,其着眼点即在于它较汉赋有了长足进步。 ☚ 三谢 大赋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