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兵制三国时期的军事制度。三国时期魏、蜀、吴鼎立,军事制度以汉制为基础有所变化,并形成了世兵制。魏军分为中军、外军和州郡兵3部分。中军是曹氏及司马氏直接统辖的部队,负责宫廷及京师宿卫,并兼出征;外军驻防边州重镇,以征戍为主,实行屯田制,且耕且守;州郡兵属地方武装,以守备本州郡为主,也应召出征。军队分为步军、骑兵和水军。集兵方式多采取募集、征发与强制降俘的多种手段,后来逐步形成世兵制。吴、蜀两方军事制度大体与魏同。吴军以舟师为主,步兵次之;蜀军以步兵为主,兼有骑兵。吴国兵制中实行一种世袭领兵制,将领世袭,士兵是将领的私属,战时打仗,平时种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