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辞赋sanguo liangjin cifu
三国、西晋、东晋时期的辞赋创作。这时期,赋体出现了新的变化,抒情小赋逐渐成熟,取代了西汉盛行的铺采摛文的体物大赋,并在形式上出现了逐渐骈化的趋势。
建安时期,赋的题材已十分广泛,纪事、体物、抒情,不拘一格。曹植的《洛神赋》、王粲的《登楼赋》为抒情小赋代表作。曹植的《鹞雀赋》全篇用寓言写法,谐谑成趣。此外还出现了文人间同赋一题的现象。
魏末正始时期,阮籍的《猕猴赋》、《鸠赋》讽刺现实,文笔辛辣。嵇康的《琴赋》发泄幽情,语涉玄理。向秀的《思旧赋》言短情曲,余韵不尽。
西晋时期辞赋数量较多。其中有些模仿前人旧题的赋,缺少新意。同时出现了注重词采、俳偶雕饰的趋向,潘岳的《西征赋》、《秋兴赋》,陆机的《文赋》,木华的《海赋》,是比较有名的作品。左思的《三都赋》描绘三国都城的景况,名动当时,但没有摆脱汉代大赋的路子。
东晋时期,郭璞的《江赋》气势奔放,孙绰的《游天台山赋》纪游山水,各具特色。陶渊明的《闲情赋》,写思慕美人,辞采华美,想象生动,又有较深的寓意。《归去来兮辞》设想归田后的欢悦心情和闲适生活,语言清新流畅,《感士不遇赋》有感而发,内容深厚,实为抒情言志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