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停战协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停战协定armistice agreement,armistice交战国或武装冲突国之间为中止或停止军事敌对行动而签署的协定。停战协定分为两种:全面停战协定和局部停战协定。全面停战协定是由交战国或武装冲突国双方政府、最高统帅、同盟国联军总司令或正式任命的外交代表签订的全面停止军事敌对行动的协定,其效力涉及交战或冲突双方全部海、陆、空军武装部队以及符合战争法规定条件的所有民兵、志愿军及有组织抵抗运动及整个战区。全面停战协定往往在战争已到最后阶段时订立。局部停战协定指由交战或武装冲突双方负责某一战场或某一战区的军事指挥官之间签署的中止或停止该有关战场或战区内的军事敌对行动的协定,其效力仅限于该有关区域及其中的武装部队和武装力量。停战协定的内容通常应当包括:(1)规定停止军事敌对行动;(2)停止军事敌对行动的有效期限和地域范围;(3)在战区里交战者与居民之间以及交战各方之间的联系;(4)对停战协定执行的监督方法。各交战国可以根据双方协议,决定取舍,或作出更加详尽的规定。在没有规定停止军事敌对行动有效期限的情况下,交战各方得随时恢复战斗。停战协定一经签署,必须正式和及时通知主管当局和部队。通知发出后或到规定时间时,敌对行动必须立即停止。交战一方对停战协定有任何严重违犯,则另一方有权废除停战协定,并有权在紧急情况下立即恢复敌对行为。交战方个人如有违约行为,则受害方有权要求惩办违约者,在必要时,有权要求对所遭受的损失给予赔偿。在法律效果上,停战协定只引起敌对行动的暂时或长时间、局部或者全面的中止或停止,并不引起战争状态的结束。 停战协定Armistice和平条约谈判期间交战双方停火的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8年10月4日德国政府向威尔逊总统请求以十四点原则为基础达成停战协定。尽管威尔逊坚持某些要求,停战请求仍为福什陆军元帅接受。停战协定于11月8日告知德国。停战协定于11月11日签署,是日上午11时生效。为期一个月的停战协定定期延期,直至签订“凡尔赛和约”。停战协定要求德国从莱茵河以西所有地区撤出,交出大批弹药、车辆和列车,从俄国、罗马尼亚和土耳其撤军,废除《布列斯特和约》和《布加勒斯特条约》。协约国的封锁将持续到和平实现。 停战协定 停战协定Tingzhan xieding即 《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达成的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协议。1945年《双十协定》签订后,在国内外要求停止内战的呼吁下,1946年初, 国民党政府表示同意中共代表团1945年12月27日关于无条件停止内战的提议,派出代表张群、邵力子、王世杰与中共代表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叶剑英在重庆进行商谈。1月5日,双方达成《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1月10日,由张群、周恩来签署了 《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宣布:一切战斗行动立刻停止;所有中国境内军事调动一律停止,所有阻碍该项交通线之障碍物, 应即拆除; 为实行停战协定, 应即在北平设一军事调处执行部, 该执行部由国民党、共产党、美国政府三方面代表组成。与此同时, 由蒋介石、毛泽东分别向所属部队颁发了定于1月13日午夜12时起生效的停战令。中共履行了这一协定, 但是蒋介石在下达停战令前, 密令其部队“抢占战略要点”。随后又不断进犯解放区,并于1946年6月26日发动了全面内战, 完全撕毁了 《停战协定》。 ☚ “一二·一”血案 军事调处执行部 ☛ 停战协定交战国双方为中止敌对行为、停止军事行动而达成的书面协议。协议内容通常包括停止敌对行为、停战地区、停战开始的时间和停战期限以及约束双方行动的条件等。停战协定分为局部停战协定和全面停战协定。局部停战协定由双方在某一战场的部队司令官签订,规定暂时停止敌对行动,其效力仅限于该战场,通常不需要经过本国批准。全面停战协定由双方政府或军队最高统帅部签订,规定全面停止军事行动,其效力及于一切战场,一般须由本国批准。在协议有效期限内,交战双方都应遵守其中规定的条件。如一方有严重破坏停战协定的行为,另一方有权废除停战协定,在紧急情况下可立即恢复军事行动。 停战协定armistice;truce agreement 停战协定armistice agreement 停战协定armistice(/cease-fire/truce)agreemen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