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注释】 牧:本意为牧养牲畜,引申为统治或管理民众。牧民:治理人民,统治人民。四时: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个季节的农事。务在四时:指注重农业生产之意。仓廪(lǐn):指粮仓。守在仓家:要守护好粮仓,指要保证粮食储备。辟:开辟,开垦。举:尽,全。辟举:全面开垦。
 【译文】 凡是拥有国土治理人民的君主,务必重视四季的农事,保证粮食储备。国家富足多财,远方的人们就会前来投奔。荒地开发得好,国内的居民就能安心留住。粮仓储备充实,人们就会知道遵守礼节;人们衣食丰足,就会懂得荣誉与耻辱。
 【评说】 丰衣足食是普通民众最基本的需求,然后,才谈得上教化和其他一些事情。在中国,皇帝祭祀先农和亲耕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周朝,只不是每年举行。在明清两代,祭祀先农成为国家重要的祭祀典礼,而且,皇帝都要亲自下田耕种,以示万民。俗话说的“一亩三分地”指的就是皇帝亲耕的田地。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帝王对农事的重视。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仓廪(lǐn):粮仓。粮食充实,人们就知道讲究礼节;穿暖吃饱,人们就懂得荣誉耻辱。指为政必须先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然后才能有效地施行教化。《管子·牧民》:“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例】在管子看来,“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能够保证人民的“衣食足”,才能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秩序;如果物质生活问题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就无法对其进行道德的规范。(李伯箫等《领导手册·古鉴编》)
【提示】“廪”不读lìn。
又作〔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
【例】仓廪实,知礼节;国多财,远者来;衣食足,知荣辱。(唐·马总《意林·管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仓廪(lǐn): 粮仓。粮仓充实,人们就知道讲究礼节;穿暖吃饱,人们就懂得荣誉耻辱。指为政必须先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然后才能施行教化。语出《管子·牧民》:“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例] 管仲有句名言,即“~”。这句名言的贯彻,反映了他发展经济至上的治国思想。(芮明杰等《中国管理通鉴·技巧卷》二)|“~”。这句话放之于全世界,无论古今中外,都是站得住的,所以谈中国政治思想,离不开管子。(南怀瑾《论语别裁·谦谦君子的冉求》)
也作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
❷〖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志廉耻〗 唐·李世民《帝范·务农》:“夫食为人天,农为政本。~。敬授人时。”
❸〖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孙丽萍《屋宇春秋——山西老宅院》五:“夫子云:‘有教无类。’‘~。’对于一个物质生活富足的家族来说,子孙后代的教育是一件关系千秋万代的大事情。”
❹〖仓廪富,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 苏东水《管理心理学》三章:“‘~’。这可以说是管仲的需要层次论吧。它说明人们在衣食丰足之后就要考虑荣辱等,即人们在满足了生理需要以后,就会有心理方面的需要、社会方面的需要。”
倒作〖衣食足,知荣辱;仓廪实,知礼节〗 宋·魏了翁《尚书要义·尧命三后恤功皋陶制刑教祗德》:“管子云:‘~。’是言足食足衣,然后行礼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