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人民资本主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人民资本主义People’s Capitalism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的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企业的所有权为大部分民众(包括中等和下等收入阶层)所分享。在资本主义国家中,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和大量小额股票的发行,中小资产者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甚至一些工人也持有股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股权的“分散化”、资本的“民主化”,并据此认为资本主义已变为“人民资本主义”。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卡弗(T.N.Carver)在《美国当前的经济革命》一书中,就把所谓“股权分散”称为一种“经济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商会会长约翰斯通(Eric Johnstone)在《不受限制的美国》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人民资本主义”这一名词。他提出以下三点作为“人民资本主义”的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1)一个普遍都有储蓄(资本)的人口;(2)对于所有想要以其储蓄(即使数额极小)投入企业的人都普遍开放的投资机会;(3)诚实的和无阻碍的竞争使价格降低,从而提高了人民的购买力,增加了人民的储蓄和资本。战后,为了加速资本的集中,美国曾于50年代、60年代在居民中广泛推销小额股票,并在企业内部推行“职工购买股票计划”,从而使20世纪中期的美国成了实行“人民资本主义”的样版。1956年2月,美国新闻总署和广播公司在华盛顿联合举办了“人民资本主义”展览会,并宣称“在美国几乎人人都是资本家”。1958年,凯尔索(L.Kelso)和阿德勒(M.Adler)出版了《资本家宣言》一书,声称未来世界属于资产者而不属于无产者,提出要进行一场所谓使“所有人都成为资本家”的“资本主义革命”。1961年,这两人又合写了《新资本家》一书,提出所谓造就“新资本家”的计划。与此同时,“人民资本主义”论在西欧、日本、加拿大等国也颇为流行。 人民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公开美化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它鼓吹“资本民主化”,宣扬垄断资本主义变成了人民的资本主义。 人民资本主义 人民资本主义西方经济理论认为的资本主义形式之一。其特点是中、下等收入的一般民众拥有一定数量的工业所有权(即股票)。例如美国宣扬20世纪中期美国股票所有权已经广泛地扩展到一般民众。人民资本主义最早见于约翰斯通所著《不受限制的美国》一书(1924年),该书认为小额股票的广泛发行,已经使一般劳动者成为资本家。一般认为“人民资本主义”与“资本民主化”等理论与当前西方实际企业所有权状况并不相符。 ☚ 人口规律 厂长(经理)负责制 ☛ 人民资本主义 人民资本主义西方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股份公司性质的一种论断。他们认为,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和大量小额股票的发行,资本主义企业所有权已经分散,大量的小额股票持有者已变成了股份企业的共同占有者,因而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商会会长约翰·斯通在 《不受限制的美国》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民资本主义”这一概念。自此,“人民资本主义”理论开始风靡美国、西欧、日本和加拿大,经久不息。该理论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 所有权分散论。认为在目前资本主义条件下,私有财产的分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私有财产已经转入人民群众手中; (2) 经理革命论。认为资产所有者在管理企业方面已退居次要地位,领导权已经集中到技术生产知识界手中; (3) 收入革命论。认为在国民收入的分配方面发生了深刻的革命,工人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 ☚ 服务社会 经理革命理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