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产钳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产钳术application of obsttric forceps系产科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产钳有数种,放置产钳又分为低位、中位、高位等,产钳术部位越高对产妇及胎儿危害越大。产钳术适用于有剖宫产史或子宫有瘢痕;第二产程过长;产妇患心脏病、高血压综合征等在分娩时不能用力者;胎儿窘迫;臀位产头部娩出有困难者;胎头吸引术失败者。施产钳术需具备一定条件,并按操作规程进行。 产钳术用产钳牵拉或旋转胎头,协助胎儿娩出的手术。常用低位产钳,高位产钳操作困难,对母儿危害较大,已被剖宫手术所代替。适用于头先露分娩,宫口开全且胎膜已破,胎头已达阴道口,臀位产后出现头娩出有困难者,或因母儿情况需要及时结束分娩和胎头吸引术失败者。 产钳术 产钳术产钳术为利用产钳经阴道牵拉胎头以娩出胎儿的手术方法。 图1 Simpson产钳 Kielland产钳 为Kielland (1916)设计的一种较狭窄,类似刺刀形状,应用于旋转枕横位胎头的产钳。该产钳几乎无盆弯,每一钳柄上有一标记,以便了解产钳旋转的方向及程度(图2)。但用产钳旋转胎头,容易造成损伤。 图2 Kielland产钳 Piper产钳 用于臀产后出头娩出困难时。其胫较长而弯。应用时须由助手将已娩出之儿体及四肢抬起,然后放置钳叶于后出头,向外牵引。见“臀先露” Barton产钳 Barton (1928)所设计的产钳,其左侧钳叶与胫连接处为一可活动的关节,特别适用于枕横位,胎头矢状缝横置,骨盆扁平、骶骨凹直者,上钳时,活动叶置于上方,固定叶则在骶骨凹。产钳沿骨盆横轴牵引,到达或接近骨盆底时,再做旋转。牵引和旋转动作不能同时进行,目前较少使用。 产钳术的分类 依术时胎头位置分为高,中、低三类产钳术。高位产钳术为在胎头双顶径尚未通过骨盆入口平面即进行的产钳术,目前已不采用,而完全由安全性较大的剖宫产术所代替。中位产钳术系指胎头双顶径已通过骨盆入口平面,但尚未通过坐骨棘水平时所行之产钳术。因手术难度较大,目前也较少应用。低位产钳术为胎头双顶径已通过坐骨棘水平,胎头骨质部已接近阴道口,胎头已拨露时施行的产钳术,又称为出口产钳术。 产钳术适应证 产钳术的适应证为第二产程延长者,如因骨盆狭小,枕后(横)位,胎儿过大,子宫收缩无力等; 需缩短第二产程者,如先兆子痫,妊娠合并心脏病,第一产程过长产妇出现衰竭征者或胎儿窘迫等,如胎头吸引术失败,经检查无禁忌证,可改行产钳术。 产钳术应具备条件 ❶无明显头盆不称,胎头双顶径已通过骨盆入口平面,先露是头,但正顶位(高直位)、颜面后位、额位、胎儿脑积水等则不得试用产钳术。 ❷宫颈口必须开全。 ❸胎膜已破。 ❹胎儿存活者。 ❺排空膀胱。 ❻初产妇先行会阴切开术,少数经产妇会阴有瘢痕或胎儿过大时也需作切开术。 一般可用局麻或会阴阻滞麻醉,经产妇有时不需特殊麻醉。 施行产钳术应注意查清胎头下降程度,并肯定无明显头盆不称; 胎方位以摸耳廓为准,放置产钳时一般先放左钳,再放右钳,钳应很容易扣锁,如不能扣拢,必然有胎位不正,胎头畸形或钳叶放置不正确,这时应取下钳叶,重新检查胎位、胎头有无畸形。牵引时如阻力很大,也应重新检查; 如发现所作决定有错误时,应考虑改做剖宫产术。牵拉产钳时要注意均匀用力,术后应检查软产道有无损伤。并仔细检查新生儿情况,以及产钳放置部位是否正确。 产钳术预后 产钳术预后决定于施术者决定的正确与否及其掌握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产妇、胎儿当时的健康状况。一般说来,胎头愈低预后愈好。产钳失败,大都因为判断错误或手术不熟练。当试牵引不成功时,切忌强行牵拉,应重新检查及重新考虑处理方法。牵引失败可能系因为头盆不称、胎位不正及宫颈未完全扩张。 ☚ 胎头吸引器助产术 毁胎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