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监 内侍监官署名。唐代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内侍省为内侍监。(见:内侍省) ☚ 内侍省 内仆局 ☛ 内侍监 内侍监❶官名。唐朝内侍省长官,掌宫内侍奉,出入宫掖,宣传诏命,总判诸局事务。玄宗天宝十三年 (754),置2人,从三品。 ❷官署名。唐朝初年置内侍省。高宗龙朔二年 (662) 至咸亨元年(670) 改称内侍监,设有监、少监及内侍、内常侍等官。 ☚ 内侍省 内常侍 ☛ 内侍监❶官署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由内侍省改为此名。咸亨元年(670)复旧。
❷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2)置为内侍省长官,掌内侍奉、宣诏命,总判内侍省诸局事务。置员二人,官从三品,以宦者为之。 内侍监(1)官署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 2年)改内侍省为内侍监,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2)官名。唐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置,为内侍省的长官,员额二人,秩从三品。参见“内侍省”。 内侍监宦官加官名。五代南汉已见置(《长编》卷9乙巳),宋开国之初,存其名,用作宦官加官,罕置(《宋会要·职官》36之1)。
简称监。《分纪》卷26《内侍省》:“所领旧有监、少监。”《长编》卷9,咸平开宝元年三月乙巳:“南汉主遣内侍监番禺郭崇岳来觇其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