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内伤病因病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内伤病因病机

内伤病因病机

内伤病因为外力作用所致,可分为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前者如拳打、撞击、挤压等直接暴力作用于躯体,使气血经络脏腑损伤;后者如堕坠、跌仆、震荡、举重等作用于躯体,经力的传导,再间接地使远隔部位的气血经络脏腑受伤。因此,内伤可为气血经络脏腑的单纯损伤,也可与皮肉筋骨之外伤同时合并存在。除外来暴力的作用,内伤也受七情和六淫的影响。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伤后大怒可伤肝。伤后还易引起六淫之邪的外侵,如明代医家汪机认为闪挫之后,瘀血充注关节,可因“真气不足,邪得乘之。”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在“内治杂证法”一卷中专列挟表一节,指出损伤外挟表邪,可出现发热、体痛、脉浮紧等一系列表证。
内伤病机是以气血失调、脏腑受损为根本。因气血循环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因此,伤损时,气血最易受累。《杂病源流犀烛·跌扑闪挫源流》云:“跌扑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忽然闪挫,必气为之震,震则激,激则壅,壅则气之周流一身者,忽因所壅而凝聚一处……,气凝在何处,则血凝在何处矣。”《难经·二十二难》云:“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伤气者有气闭、气滞、气脱、气虚之分。伤损初期多实证,气病重者多表现为气闭不宣,轻者常为气滞不舒,如伴有失血过多,往往出现气随血脱,呈气脱危象。若患者素体虚羸,或伤后治不当法,或失于调治,则伤损后期多气虚;伤血者有血瘀、亡血、血热、血虚等不同。伤损初期,气机不畅,经隧不通,乃成瘀血。失血于体表,便为亡血。瘀阻络道,或外邪入侵,营卫不和,则为血热。患者营血亏耗,则血虚。
脏腑损伤可因暴力的直接或间接作用,造成五脏六腑的外形破损,或功能失调。也可由于其他因素的作用,脏腑外形虽无改变,但功能却受影响。如《正体类要》序中所指出的“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又五脏各有所主,即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因此,外有所伤,亦可内连其脏。如皮伤则内动于肺,肉伤则内动于脾,筋伤则内动于肝,骨伤则内动于肾。由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脏腑损伤往往互相连累,如脾胃损伤,易致后天失养,而“百病由生”,其他脏腑也会发生病变。

☚ 内伤   内伤辨证论治 ☛
0001960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