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阿克苏市
有“塞外江南”之称的阿克苏市,原为阿克苏县。汉时为姑墨国地,隶于西域都护府。魏晋南北朝时属龟兹。唐代设姑墨州,隶于安西都护府。元代为察合台后王封地称阿速。清光绪八年(1882年)设温宿直隶州,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升为府。民国2年(1913年)改府为县,易名阿克苏,隶于阿克苏专区。1983年撤县设市。总面积1.84万平方公里。
辖4个街道办事处、7个乡、129个村。境内有兵团农一师所属12个团场和地区所属2个农场,是新疆农垦团场最多的县市之一。1995年,全市总人口44.4万人,由汉、维吾尔等30个民族组成,其中维吾尔等少数民族人口19.71万人,农村人口24.25万人,农村劳动力3.75万人。
有耕地3.84万公顷,人均耕地4.3亩;草场3.7万公顷;林地1.3万公顷;养殖水面1 729公顷。境内主要河流有塔里木河、阿克苏河、多浪河,年径流总量117.94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7.3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71万千瓦。
境内矿产资源储量较大的有白云石、石灰石、煤、石油、磷、汞、重晶石、铝、石膏等。
阿克苏市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工农结合,是南疆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8.6亿元,工业总产值7亿元,农业总产值4.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亿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 415元。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是新疆重要的粮食、棉花、甜菜、生产基地和全国长绒棉、水果生产基地。阿克苏香米驰名新疆。是全国的棉花高产县之一,1994年进入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市)行列,名列全国第21位。薄皮核桃、苹果、梨曾获全国优质果品称号。1995年,粮食种植面积2. 06万公顷,总产10. 1万吨(其中水稻总产1.42万吨),平均亩产312公斤,人均粮食产量332公斤。棉花种植面积1. 94万公顷,总产皮棉3万吨,平均亩产皮棉103公斤,人均棉花产量98. 6公斤。水果面积4 229公顷,果品总产2.28万吨。牲畜存栏41. 73万头,产肉5 517吨。
基础设施有机电井10眼,灌溉渠道2 950公里,有效灌溉面积3.84万公顷,其中机电排灌面积2 000公顷。年发电量1 551万千瓦小时,农村用电量643.05万千瓦小时。拥有农牧业机械总动力8. 97万千瓦,机械耕、播程度分别达到93%、90%。市区东郊柯柯牙绿化工程已形成长16公里,规模达0.2万公顷的绿化带,城区绿化覆盖率32%。城乡道路与314国道连接,还有民航班机北达乌鲁木齐、南至和田,交通方便。有程控电话1. 2万门。
全市2/3的村实行合作医疗,是新疆首批15个达到国家初级卫生保健标准的县 (市)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