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心-外围理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心-外围理论 中心-外围理论theory of centerperiphery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普雷维什(Prebisch,P.)根据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继续恶化这一历史趋势的分析,认为在世界经济关系中存在着“中心”和“外围”的格局。“中心”指富裕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它们组织起国际经济体系为它们的利益服务,“外围”指通过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而与“中心”发生联系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贸易条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而有利于发达国家,现有的国际经济体系事实上起着把收入从外围吸引到中心的作用。普雷维什认为,这些情况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中心与外围在结构上的不平衡,或者说,两者之间具有“不对称”的关系。 ☚ 剩余出路的贸易理论 支配-依附理论 ☛ 中心-外围理论 中心-外围理论core-periphery theory美国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J. R. Friedman)受罗斯托阶段理论的影响,以中心地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思想为基础,1966年在其专著 《区域发展政策》(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中提出了一个具体的中心-外围模式。他认为,任何区域的空间系统都可以看作是中心和外围两个空间子系统组成。在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中,空间子系统的边界将发生变化,并且使空间关系重新进行组合。这种过程将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直到实现全国经济的完全一体化。他根据一个国家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不同,把这一空间一体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 同心圆地带理论 逆城市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