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教育,指的是在一种文化背景下生活成长,接受教育的人到另一个文化背景下接受教育,或者在专门设置的跨文化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以使受教育者了解非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语言、风俗习惯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渐增多,跨文化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跨文化教育既包括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跨文化教育,如美国卡默哈默哈早期教育计划(KEEP)就是一项对夏威夷人的教育研究和发展规划。也包括为将要到另一文化中工作和生活的人的教育培训,如外交官、援外专家、驻外军人、商人、传教士、留学生、和平部队成员等。目的是使之了解和体验另一种文化,更好地看待和理解存在于任何文化背景中的人类行为,从而更有效地工作和生活。跨文化心理训练课程即是其中的一种课程。美国心理学家A·J·马尔塞拉等在其主编的《跨文化心理学》一书中,提出跨文化的心理训练有五种类型:
❶自我意识,在这种课程中,人们可以了解他们自己行为的文化背景。
❷认知训练,这种课程向人们提供有关其它文化的各种事实,如食物、气候、经济、地理、风土人情等。
❸归因训练,在这种课程中,人们学习从其它文化的观点对行为做出解释,即学习用其它文化中人们的观点来解释行为。
❹行为矫正,这种课程应用明文规定的学习原则,了解其它文化的奖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研究如何设法取得或者避免。
❺经验学习,在这种课程中,人们积极地参加其它文化的真实模仿,有时也称“身临其境”。目前,跨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还有若干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