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丘处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共1首 (词)金· 四元遇。 过华山、共临秦地,咏歌谈笑,暗阐重阳佳趣。 无为自令人化,有幸天使,官磨相间阻。 东连海上,奋三公高义,大开门户。 教行普。 叹我离群,忘形慵举。 内省无愆,外患何忧何惧。 三光盛衰,交变万化,恩害相生天地数。 留身且住。 待青霄得志,坦然行步。 共1首 (词)金· 浑沦朴散,天地始玄黄。 乌飞兔走渐生,群物类开张。 一点如如至性,扑入臭皮囊。 游魂失道,随波逐浪,万年千载不还乡。 错了鸿蒙体段,憎爱日相望。 却认父母形骸。 做我好容光。 劫劫轮回贩骨,受尽苦和殃。 何人闻早,寻他归路,莹然恢廓旧嘉祥。 共1首 (词)金· 春烟淡荡,青山媚,行云乱飘空界。 花光石润,秀出洞天奇怪。 户牖平高万丈,尽耳目、临风一快。 多生浩劫尘情,旷朗浑无纤芥。 堪爱。 逍遥自在。 疏枷锁,抛离业根冤债。 风邻月伴,道合水晶天籁。 无限峥嵘胜景,尽赐与、山堂教卖。 千圣宝珠,酬价问君谁解。 共1首 (词)金· 要离生灭。 把旧习般般,从头磨彻。 爱欲千重,身心百炼,炼出寸心如铁。 放教六神和畅,不动三尸颠蹶。 事猛烈。 仗虚空一片,无情分别。 关结。 除缧绁。 方遇至人,金口传微诀。 顿觉灵风,吹开魔阵,形似木雕泥捏。 既得性珠天宝,勘破春花秋月。 恁时节。 鬼难呼,唯有神仙提挈。 共1首 (词)金· 景金本注云,一首本蓦山溪乔生丧偶(偶原作隅,据景金本及道藏改) 阴阳变化,万古同于此。 得失暂时间,又何必、欣生恶死。 存亡寿夭,都在百年中,回头看,北邙山,累累皆相似。 身如赁舍,性假权居止。 何处是家乡,任六道、循环驱使。 觉来放下,不受苦孜煎,非眷属,莫忧佗,且要堤防自。 共1首 (词)金· 梦游仙。 分明曾过九重天。 浩气清英,素云缥渺贯无边。 森然。 似朝元。 金童玉女传宣。 当时万圣齐会,大光明罩紫金莲。 群仙谣唱,诸天欢乐,尽皆得意忘言。 流霞泛饮,蟠桃赐宴,次第留连。 □□皆秉道德威权。 神通自在,劫劫未能迁。 冲虚妙,昊天网极,象帝之先。 透重玄。 命驾恍惚神游,掷火万里回旋。 四维上下,八表纵横,鸾鹤不用挥鞭。 □□应念随时到,了无障碍,自有根源。 看尽清都绛阙,迈瀛洲紫府笔难传。 瑶台阆苑花前。 瑞云掩映,百和香风散,四时不夜春长暖,处处觉闲。 想因缘,是一点功圆。 混太虚,浩劫永绵绵。 任阎浮地,山摧洞府,海变桑田。 按:鸣鹤馀音卷之五以上周泳先补丘处机词七首,原补有黑漆弩一首,乃白贲词,不录。 共1首 (词)金· 因旱,赠渭南王坦公醮上诸道友 九夏疲天旱,万物伤时热。 算都为人心,分外生枝节。 斗衣鲜马,壮社火班行引拽。 小兄弟虚耗村村结。 下士无邪正,上帝分优劣。 □咱心不同,彼志胡漂撇。 启虔诚修斋念善,因循岁月。 望贤圣、空里相提挈。 共1首 (词)金· 无名客。 无牵迫。 无桑无梓无田宅。 古岩前。 老松边。 长歌隐几,徐徐考太玄。 玄中默论无生死。 实际何曾分彼此。 贯千经。 协三灵。 包含万化,都归一念冥。 行不劳坐不倦。 任行任坐随吾便。 晚风轻。 暮天晴。 逍遥大道,南溪上下平。 溪东幸获忘形友。 月下时斟消夜酒。 酒杯停。 月华清。 披补救散发,欣欣唱道情。 共1首 (词)金· 二十年间,大魔交正阵,约度千重。 狂弓迸箭暗窗,零落无穷。 因心睡觉,透历年、无碍真宗。 兴慧剑,群魔自然消散,独聘威雄。 出入锐光八表,算神机莫测,天网难笼。 驱云扫雾荡摇,法界无踪。 飞腾变化,任太虚、萧瑟鸣风。 巡四海,峥嵘□□,往来几个人同。 按:此下景金本脱四首 共1首 (词)金· 宝运龙飞。 当四海、群仙降迹时。 万机多暇,三灵协赞,不动枪旗。 玉楼金殿广,更月台风榭临池。 静无为,泛彩舟鸣棹,凉簟枰棋。 深惟。 前王创业,太平难遇道难期。 会逢天祐,遐荒入贡,玄教开迷。 坐朝垂听暇,伴赤松、谈论希夷。 胜驱骋。 向人间一度,天外空归。 按:见金莲正宗记。记云,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一一八八)世宗召见,丘处机应制献此词,世宗览之,大悦。 共2首 (词)金· 栖霞客。 西游栖在南溪侧。 南溪侧。 千寻赤岸,万株苍柏。 无心只有轻云白。 举头不见繁华色。 繁华色。 空华杂乱,世人贪得。 (词)金· 景金本注云,二首本名秦楼月仙山 蓬莱阙。 漫漫巨海深难越。 深难越。 洪波激吹,怒涛翻雪。 玉霄东畔曾闻说。 虚无一境天然别。 天然别。 鳌山不动,蜃楼长结。 共1首 (词)金· 景金本注云,一首本名离别难赠西虢周道全 知君好事从来慕。 争奈染浮华难去。 虽然欲意学飘蓬,被系脚绳儿缚住。 匆匆顶上旋乌兔。 切莫把光阴虚度。 神仙咫尺道非遥,但只恐人心不悟。 共1首 (词)金· 一种灵苗体性殊。 待秋风、冷透根株。 散化开、百亿黄金嫩,照天地清虚。 九日持来满座隅。 坐中观、眼界如如。 类长生、久视无凋谢,称作伴间居。 按:以上五首见西游记卷上 共1首 (词)金· 自东离海上,元本三洲,四人同契。 异域殊乡,同行并坐,终日相将游戏。 谈玄论妙,究方外清虚,道家真味。 唱和从容,一时法眷情何义。 如今分显回然,苦志勤心,磨炼各逃倾逝。 既昌飘零,难为会合,幽僻关山迢递。 乾坤间隔,望落落犹如,晓星之势。 再遇何年,驾云朝上帝。 共2首 (词)金· 乱草独弯跧。 鼓腹高歌自在闲。 一枕游仙清梦断,怡颜。 笑傲声喧碧嶂间。 日午启柴关。 雀跃徘徊望远山。 山下有人来问道,知难。 雀跃无言笑却还。 (词)金· 景金本注云,二首本名南乡子述怀 独坐向南溪。 一事无能百不知。 所爱冥冥烟雨后,东西。 云绽峨峨列翠微。 苍骨太虚齐。 冉冉寒光映日飞。 何事中心看不足,忘归。 似有膏肓病著肌。 共2首 (词)金· 皇统年时饥饿。 万户愁生眉锁。 有口却无餐,滴泪谩成珠颗。 灾祸。 灾祸。 灾祸临头怎躲。 (词)金· 陕右人人听我。 福地好修因果。 天下不如斯,贫富一般行坐。 轻可。 轻可。 轻可骄奢太过。 共2首 (词)金· 景金本注云,二首名殢人娇赠众道友虢县渭南也 昔种良因,今生福地。 虚空感、上真加卫。 开坛阐化,垂恩普济。 凡一月、于中建成三会。 至日相呼,临时莫避。 乘斋且、散心游戏。 家中不足,眉头长系。 也则是、浮生过了一世。 (词)金· 忙里偷闲,师前取意。 胜如那、苦求庸昧。 连朝抵暮,贪生不已。 也道我、为人过了一世。 假使狂图,兼能巧智。 多方便、蕴成家计。 儿孙有靠,金珠没底。 终比□、精神较些憔悴。 共2首 (词)金· 坚牢基址,清闲门户,生涯不比尘缘。 幽旷大山,通明上士,逶迤仿效神仙。 勤动向岩前。 缓植桂栽松,药圃芝田。 万仞高峰下,伴龟鹤,度流年。 吾常志僻心颠。 爱箪瓢淡溥,词翰嘲掀。 幽洞小溪,开怀取兴,时成短句长篇。 驰马胜花笺。 任奋笔狂吟,走雾飞烟。 放荡如如性。 混终日,恣乾乾。 (词)金· 神仙风范,长生门户,从来道德为基。 馀外万般,留心一念,颠狂造作皆非。 真教示开迷。 自上古轩辕,龙驾齐飞。 代代相传授,至今日,尽归依。 虚无千圣同规。 盖摧残嗜欲,剖判天机。 贪利喻信雠,观身似梦,婪耽不整容仪。 恬素返希夷,任垢面蓬头,纸袄麻衣。 行满都抛却,泛寥廓,步云霓。 共2首 (词)金· 西虢作善者多,而感应屡至 伫登临旷望,涌云气,北山兴。 旋恍惚阴阳,虚无变化,寥廓充盈。 奇峰状如太华,霭棱层、峻极染空青。 急雨翻盆泼墨,迅雷激电飞声。 威灵。 大骋神通,三伏暑,结凝冰。 叹是处飘风,良田遇害,厦屋遭倾。 唯斯道乡幸感,屡涔涔至也忽然轻。 深信皇天辅德,善因恶果分明。 (词)金· 叹灵源旷代,本无极,信优游。 自朴散形生,销磨混沌,落入行囚。 竛竮四方宛转,向迷津、大海苦淹留。 法界群情扰扰,梦魂千古悠悠。 沦流。 贩骨如山,知何日,是程头。 好锻炼真空,三光慧照,万劫云收。 终须舍身拚命,更惜头护面几时休。 裂碎中间一点,便超得岸神舟。 共2首 (词)金· 故人别后闲吟罢。寂寞云溪潇洒。 百尺孤松影下。独弄周天卦。 清风皓月虽无价。妙手奇工难画。 欲向世间夸诧。谁是分真假。 (词)金· 虚空照耀明如镜。好弱头头皆应。 随逐状同形影。稍错还提正。 佗人谗报浑虚佞。远道狂言无证。 切告后来休听。默默依贤圣。 共9首 (词)金· 山中好,秋景不凄凉。 白酒黄鸡新稻熟,紫茱金菊有清香。 橘绿满林霜。 凉月白,松桧郁苍苍。 但见村翁歌贺社,不闻丁壮在门傍。 一醉又何妨。 按:鸣鹤馀音卷之二 (词)金· 山中好,末后称三冬。 纸帐蒲团香淡碧,竹炉茶灶火深红。 交袖坐和冲。 人如梦,百岁等闲中。 梅蕊绽时泉脉动,雪花飞处雁书空。 一醉待春风。 按:鸣鹤馀音卷之二 (词)金· 山中好,长夏正相宜。 修竹万竿金锁碎,飞流千尺玉帘垂。 何处有炎曦。 松影下,散诞更无拘。 沉李浮瓜供枕簟,苍松白石伴琴棋。 一醉任风吹。 按:鸣鹤馀音卷之二 (词)金· 南溪竹,腾秀入青冥。 直节虚心功未显,深根固蒂道先明。 霜雪岂凋零。 休怅恨,大器晚圆成。 自有孤高栖凤质,能教倜傥化龙形。 佗日看超升。 (词)金· 四首本名望江南王乔二生架屋于渭水之南,颇遂幽旷,因以望蓬莱词赠之 王乔地,一曲甚清嘉。 古道弯环连水石,垂杨□□带烟霞。 桃李间桑麻。 其中有,崇道两三家。 知命固穷皆淡薄,乐天清俭不奢华。 随分保生涯。 (词)金· 听咨告,小事要君知。 万事苦求终害己,得便宜处落便宜。 伶俐不如痴。 真休炼,心外莫行持。 只具眼前为见在,自然烦恼不相随。 步步入无为。 按:鸣鹤馀音卷之一 (词)金· 秦川好,一片锦纹华。 日出雨晴山色秀,月明风急水声嘉。 千里净无涯。 余到此,喜庆复难加。 天祐时丰堪养道,地灵人杰不生邪。 时复伴烟霞。 (词)金· 飘蓬客,天赐水云闲。 自在行时无日月,相随到处有蓑蛮。 风雨亦开颜。 修炼事,地轴锁天关。 出有入无三尺剑,长生不死一丸丹。 名列上仙班。 (词)金· 山中好,最好是春时。 红白野花千种样,间关幽鸟百般啼。 空翠湿人衣。 茶自采,笋蕨更同薇。 百结布衫忘世虑,几壶村酒适天机。 一醉任东西。 按:鸣鹤馀音卷之二 共2首 (词)金· 平生懒堕。 只赢得、无忧一枕高卧。 蓬头垢面,不管形骸摧挫。 任三光、日夜奔驰,放四大、林泉担荷。 深溪畔,幽岩左。 青山拥,白云锁。 灾祸。 雷轰电掣,无由近我。 日午起行了还坐。 把旧习般般打破。 清闲处,唯有这些儿个。 倦贪心、乐受贫穷,爱恣意、慵兴烟火。 粮无贮,丹无货。 萧然唱,洒然和。 堪可。 神仙未了,优游且过。 (词)金· 浮名浮利。 叹今古、悠悠颠倒人泥。 茫茫宇宙,多少含灵愚智。 尽劳生、终日贪图,竞抵死、奔波沉滞。 观乌兔,嗟身世。 百年寿,一春寐。 虚费。 争如满酌,流霞送醉。 助四大聊壮神气。 辨万化休论富贵。 时时访,出谷道人游戏。 效猖狂、物外高吟。 庆滑辣、杯中美味。 开怀抱,忘愁系。 解其忿,挫其锐。 遥致。 青松皓鹤,绵绵度岁。 共3首 (词)金· 景金本注云,三首本上平西迷惑 洞天清,神山秀,少人行。 尽贪恋、世梦峥嵘。 仙风瑞景,眼前虽顿却如盲。 爱河终日,竞浮沉、来往纵横。 东方出,西方没,南方死,北方生。 四方转、异类翻腾。 区区甚日,道眸开阐欲心更。 愿将灵质,悟空华、彼岸高登。 (词)金· 厌尘劳,抛家计,慕清闲。 向物外、观照人间。 须臾变灭,蜃楼歌侧海涛翻。 暂时光景,转身休、百岁如弹。 掀天富,倾城丽,过人勇,彻心奸。 尽逐境、颠倒循环。 纷纷醉梦,往来争夺苦摧残。 不如闻早,伴烟霞、高卧云山。 (词)金· 感皇恩,承天诏,控西南。 大门敞、高对烟岚。 双权再任,过期无代复登三。 晏然军国,事和平,灾割封缄。 年将暮,心归道,搜玄路,访清谈。 降尊宠、谦下无惭。 山人放旷,本来无得有何参。 但能慈忍,戒荒淫、名挂仙衔。 共3首 (词)金· 景金本注云,三首本名南柯子西虢刘氏作下元醮时,乔生簪菊满头 白露三秋尽,清霜十月初。 群花零落共萧疏。 唯有重阳,嘉景独魁梧。 烂漫真堪爱,馨香不可辜。 人人皆插满头敷。 试问乔公,簪著一枝无。 (词)金· 烂漫黄金蕊,轻盈白玉枝。 重阳留得下元时。 醮谢星官,特地献真师。 牒秦三天主,声闻九地司。 存亡福庆已潜资。 大道洪恩。 兼付出家儿。 (词)金· 陇州防卸裴满镇国,因病召余下山,将还,乃子觅言,遂书此以赠。 浩浩尘埃境,翩翩幻化躯。 中情不解了须臾。 任意奔波,颠倒走崎岖。 逗引中丹坏,销靡内藏虚。 悲愁灾患共萦纡。 百便千方,医疗不能除。 共3首 (词)金· 落落长松,倚浮云大山、高占幽僻。 亭亭隐士,爱洞天岩穴,深藏虚极。 对门开是景,挂猿狖、离罗峭壁。 尽日无佗事,唯调虎龙,交媾坐磐石。 时时鹤听嘉音,动笙篁转流,空外飘激。 人明至道,恶管弦幽噎,花间沉溺。 出群常羡此,岁寒重、孤凝黛色。 炼性超于彼,身闲永同居寿域。 (词)金· 侧磬悬钟,慕巢由隐沦、活计萧索。 天然耿介,爱一身孤僻,逍遥云壑。 利名千种事,我心上、何曾挂着。 幸遇清平世,诸军宴安,刀剑罢挥霍。 民歌两穗之丰,教门兴我忘,三岛之约。 来宾去友,递日常谷,骖鸾骑鹤。 洞前无限景,异花秀、香风喷薄。 更谢汧源众,分餐助余长啸乐。 (词)金· 日色西沉,上高台回观、天地寥廓。 疏星隐现,空一轮明月,昭昭无著。 皓然三界外,似百炼、青铜鉴跃。 处处恩光被,家家照临,庭户启溟漠。 长生万里清风,助乾坤荡摇,云雾难作。 仙宫宝殿,正烂霞金碧,相辉参错。 大哉销夜景,镇千古、含弘磊落。 有志攀青桂,蟾宫兔边看捣药。 共3首 (词)金· 剑树刀山雪刃横。 千磨百拷死还生。 哀声流血苦难登。 针刺著身犹害痛,钢铓刳性莫非疼。 如何淫放不修行。 (词)金· 仙院深沉古柏青。 森森寒影拂苔轻。 萧条终日爽人情。 洞冷不知门外暑,心闲唯觉腹中清。 绕身浑似积冰凌。 (词)金· 景金本注云,三首本名浣溪纱游历 云水飘飘物外吟。 醍醐默默醉中斟。 神仙活计道人心。 容易肯争三寸气,寻常不贮一文金。 清贫柔弱祸难侵。 共1首 (词)金· 新岁才交生万物,时令近元宵。 瑞气蒙蒙降碧霄。 方诞谪仙苗。 貌态堂堂殊胜敏,归道厌凡嚣。 石烂松枯寿更遥,龟鹤算都饶。 共3首 (词)金· 修真门户,大道家风,长春境界无边。 秀气盈盈,闲里别有壶天。 天中自然快乐,运三光、日月周旋。 忘伎巧,任淳风坦坦,圣道平平。 一念还乡寂处,三宫罩、清灵万派归源。 浩浩神光,来去透骨绵绵。 行人顿除造作,待功成、指日登仙。 未行者。 向词中、明取一言。 (词)金· 推穷三教,诱化群生,皆令上合天为。 慕道修真,行住坐卧归依。 先须保身洁净,内常怀、悯物慈悲。 挫刚锐,乃初心作用,下手根基。 款款磨砻情性,除贪爱、时时剪拂愚迷。 福慧双全,开悟自入希夷。 灵台内思不疚,任纵横、出处何疑。 彻头了,尽虚空、裁断是非。 (词)金· 景金本注云,三首本名声声慢 悲欢绝念,视听忘怀,从初号曰希夷。 不晓根源,刚强说是谈非。 百般拈花摘叶,谩徒劳、使尽心机。 这些事,算人人易悟,个个难依。 不在唇枪舌剑,人前斗、惺惺广学多知。 上士无争,只要返朴除疑。 冥冥放开四大,把尘劳、一旦纷飞。 认得后,管教贤、拍手笑归。 共3首 (词)金· 当初学道、凭空炼己,志冲天、人间无比。 放旷山林,次后复、逍遥云水。 过夷门、又临秦地。 飘蓬十载,游程万里。 度关津、崎岖迢递。 事事谙来,但悟了、般般总弃。 只随缘、布裘芒履。 (词)金· 北方一日,南方一日,共东西、四方交日。 梦寐沉沉,且往来、游行销日。 待佗年、道心开日。 百年短景,都来几日。 暗推排、今朝明日。 不觉推排,到圣贤、嘉音来日。 洞天开、是吾归日。 (词)金· 景金本注云,三首本名解佩令赠醮众 山河已定,干戈不起,太平时、八方和义。 斋醮频修,盛答报、虚空天地。 谢洪恩、暗中慈惠。 千年一遇,神仙出世。 幸遭逢、莫生轻易。 供养精严,但一岁、胜如一岁。 遇良辰、大家沉醉。 共3首 (词)金· 洞天深处,良朋高会,逸兴无边。 上丹霄飞至,广寒宫悄,掷下金钱。 灵虚晃辉,睡魔奔送,玉兔婵娟。 坐忘机、观透本来真,任法界周旋。 (词)金· 断云归岫,长空凝翠,宝鉴初圆。 大光明宏照,亘流沙外,直过西天。 人间是处,梦魂沈醉,歌舞华筵。 道家门、别是一船清,暗开悟心田。 (词)金· 夕阳沉后,陇收残照,柏锁寒烟。 向南溪独坐,顺风长听,一派鸣泉。 迢迢永夜,事忘闲性,琴弄无弦。 待云中、青鸟降祥时,证陆地神仙。 共4首 (词)金· 余自东离海上,西入关中,十五馀年,舍身求道,圣贤是则,坟茔罢修,考妣枯骸,孰加怜悯。迩闻乡中信士,戮力葬之,怀抱不胜感激,无以为报,遂成小词,殷勤寄谢云 幼稚抛家,孤贫乐道,纵心物外飘蓬。 故山坟垄,时节轻修崇。 幸谢乡豪并力,穿新圹、起塔重重。 遗骸并,同区改葬,迁入大茔中。 人从。 关外至,皆传盛德,悉报微躬。 耳闻言,心下感念无穷。 自恨无由报德,弥加志、笃进玄功。 深回向,虔诚道友,各各少灾凶。 (词)金· 百尺危楼,千间峻宇,艳歌出入从容。 幻身无赖,何异烛当风。 旧日掀天富贵,当时耀、绝代英雄。 百年后,都归甚处,一旦尽成空。 诸公。 闻早悟,抽身退迹,跳出樊笼。 念本初一点,牢落无穷。 幸遇时平岁稔,偷闲好、消息圆融。 忘机处,灵波湛湛,独镇水晶宫。 (词)金· 寒雁声回,园林色变,暮秋别是风光。 练波横地,锦树映天长。 过雨云山磊落,迎霜茂、金菊芬芳。 佳辰会,千门万户,欢笑庆重阳。 嘉祥。 谁得遇,吾门四友,极味先尝。 乃频沾清露,时倒霞浆。 饮罢醍醐灌顶,归来后、月满虚堂。 无愁思,陶陶快乐,酩酊入仙乡。 (词)金· 漂泊形骸,颠狂踪迹,状同不系之舟。 逍遥终日,食饱恣遨游。 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 争知道,庄周梦蝶,蝴蝶梦庄周。 休休。 吾省也,贪财恋色,多病多忧。 且麻袍葛屦,闲度春秋。 逐疃巡村过处,儿童尽、呼饭相留。 深知我,南柯梦断,心上别无求。 共5首 (词)金· 秋夜沉沉,漏长睡酷多思想。 须依仗。 道情和畅。 不纵魔军王。 打叠神情,物物离心上。 虚空帐。 慧灯明放。 坐待金鸡唱。 (词)金· 昨夜醺醺,醉中似觉乘丹凤。 笙歌共。 四天飞纵。 □入桃源洞。 正向深溪,闲把明珠弄。 □晨动。 一声风送。 惊断游仙梦。 按:鸣鹤馀音卷之四 (词)金· 景金本注云,四首本名点绛唇上埪 土穴秋来,温温渐觉阳和胜。 幽栖兴。 道家偏称。 疏懒多贫病。 凛冽天寒,叶落山川净。 窗前竞。 雪飘风劲。 热焙闲吟咏。 按:陕西呼炕为焙 (词)金· 春暖烟晴,杜鹃永日啼芳树。 声声苦。 劝人归去。 不道归何处。 我欲东归,归去无门路。 君提举。 有何凭据。 空设闲言语。 (词)金· 衲袄秋来,著身渐觉时相称。 霜天净。 畅怀游兴。 不怕西风劲。 百片千条,上下穿联定。 宽还正。 外疏狂性。 内放明珠莹。 共6首 (词)金· 洞天春色盈盈,乱山秀出千堆锦。 云收雨敛,晓晴烟淡,碧空横枕。 高卧怡怡,顿开怀抱,释迷忘寝。 看仙花瑞草,迎风照日,腾光彩,异凡品。 欢庆时丰岁稔。 万邦宁、百邪俱禁。 太平国里,长安陌上,纵横有甚。 大道无疑,傍门斜径,不须详审。 是从来浩劫,神仙过路,但曾经恁。 (词)金· 昊天空阔初晴,气回万物欣欣茂。 亭台俯仰,山川高下,妆成锦绣。 碧洞清泉,响闻迢递,一声长溜。 更时时注目,悠悠远看,青峰上,白云凑。 无限灵禽异兽。 慰闲心、不辞柴瘦。 含风翠柏,双崖争长,千株竞秀。 耀日丹台,四时为伴,百年随寿。 任寒来暑往,星移物换,得高眠昼。 (词)金· 凤鸣南邑清佳,大仙降迹行鸾地。 琳宫宝阁,星坛月馆,槐阴竹翠。 烟盖云幢,影摇寒殿,往来呈瑞。 向虚亭东望,平川似锦,洪波泛。 渺天际。 山秀水甜人义。 遍坊村、各生和气。 我来不忍,轻归刘蒋,天心地肺。 须待他时,暗淘真秀,育成丹桂。 去长安路上,眠冰卧日,作终身异。 (词)金· 夜晴寥廓初寒,淡天莹彻琉璃翠。 无阴树下,长安楼上,月明风细。 百祸潜销,万家同赏,一般清味。 见金星朗朗,银河耿耿,交光灿,满天地。 流转碧空如水。 任纵横、略无凝滞。 冲山拍海,倾光腾秀,绵绵吐瑞。 达了从兹,宝瓶坚固,玉浆时泥。 把衷情欲诉,何人会得,且陶陶醉。 (词)金· 算来浮世忙忙,竞争嗜欲闲烦恼。 六朝五霸,三分七国,东征西讨。 武略今何在,空凄怆,野花芳草。 叹深谋远虑,雄心壮气,无光彩,尽灰槁。 历遍长安古道。 问郊墟、百年遗老。 唐朝汉市,秦宫周苑,明明见告。 故址留连,故人消散,莫通音耗。 念朝生暮死,天长地久,是谁能保。 (词)金· 混元南岳初开,瑞云透出昆仑表。 星移电转,阴升阳降,红光缥渺。 鹤舞鸾翔,看乌龟共,赤龙蟠绕。 尽鸿蒙一气,烹成造化,神仙道,片时了。 云散十方三岛,洞天深、月明风袅。 此时占得,长生门户,遐龄体调。 吟咏从佗,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伴烟霞独向,非非境外,恨知音少。 共7首 (词)金· 一性昭彰乍显,二仪混合初融。 飘飘法界任西东。 到处神光覆拥。 万籁寒泉凑顶,八方瑞霭腾空。 怡然独向九霄中。 坐看浮生作梦。 (词)金· 景金本注云,六首本名西江月劝同道杨公不游海 最苦三冬冰雪,难当万里风尘。 天涯海角不离身。 何处参同心印。 况是中丹宛转,徒劳外景因循。 争如作伴到青春。 看我行藏远近。 (词)金· 杲日西沉远陇,轻飙南起洪崖。 飘飘逸兴爽情怀。 吹断愁思俗态。 渐渐放开心月,微微射透灵台。 澄澄湛湛绝尘埃。 莹彻青霄物外。 (词)金· 日落风生古洞,夜深月照寒潭。 澄澄秋色净烟岚。 独弄圆明宝鉴。 认得心田要妙,咄回世俗贪婪。 自欣山谷卧松岩。 情愿被粗食淡。 (词)金· 夜宿磻溪古庙,晓登竹径荒村。 日中无事馁巡门。 淡饭求佗一顿。 不会深穷造化,随缘且度朝昏。 是非人我绝谈论。 复返生前混沌。 (词)金· 屈指追思前世,低头省悟令望。 今生若不做修行。 又与轮回作争。 幸遇直常要妙,点头莫故昏蒙。 便挥宝剑杀三朋。 諕得龟蛇火遁。 按:清河书画舫卷六引书史会要案影印洪武九年刊本元陶宗仪书史会要无此词,不知清河书画舫何据。 (词)金· 物外虽明端的,天心未放玲珑。 区区陌上走西东。 也学浮生作梦。 梦寐更劳数载,岩龛复度三冬。 待佗消息显真功。 放出凌云螮蝀。 共7首 (词)金· 云收雨霁。露出青峰寒骨势。 野静天空。岌岌高横碧落中。 南溪无景。与尔炎天销日永。 永日题诗。不赋闲愁只赋伊。 (词)金· 蓬头垢面。不管形骸贫与贱。 抱朴颐神。恬淡无忧乐本真。 冰姿玉体。到了难趋趖土底。 子羽潘安。泉下骷髅总一般。 (词)金· 南村地胜。曲水横斜穿柳径。 是处池塘。拍塞荷花映粉墙。 高堂大厦。户户如屏堪入画。 峻岭崇冈。日日生云遥降祥。 (词)金· 至虢州,与丹阳致魔作外界人被囚 登莱潍密。四海皆闻头插笔。 爱诤多词。不肯饶人些子儿。 余今向道。非似从前生计较。 好弱都休。脑后如今没笔头。 (词)金· 时当正热。正值天高时雨阙。 万里晴晖。云欲生来风旋吹。 如炉天地。尽日炎炎熔暑气。 物困人疲。忆得前春嫌雨时。 (词)金· 重阳师父。昔日甘河曾得遇。 大道心开。设教东游海上来。 天涯回首。挈得吾乡三四友。 魏国升遐。惊动秦川百万家。 (词)金· 一团臭肉。千古迷人看不足。 万种狂心。六道奔波浮更沉。 天真佛性。昧了如何重显证。 宝范仙宗。觉后凭君豁蔽蒙。 共8首 (词)金· 天下周游身不动。 人间照了心无用。 闲把虚空频趯弄。 行云从。 八方上下轻放纵。 兔角锥儿钻骨痛。 龟毛拂子敲山重。 扫荡邪魔灵物空。 清风送。 太平国里乘鸾凤。 (词)金· 千古圣贤皆一轨。 亘初得得从心起。 除此逍遥安稳地。 无馀理。 自然消息恬然美。 不在劳神并苦己。 般般放下头头是。 选甚花街并柳市。 虚空体。 本来一物无凝滞。 (词)金· 夜来又见银河绽。 碎剪鹅毛交加乱。 染画素山如粉面。 路难辨,迢迢万里如铺练。 密洒高楼风似箭。 江边听得渔翁唤。 玉作棹竿银索缆。 船行慢。 水流冰结梨花绽。 按:原作绽字,韵复,疑误 (词)金· 春日春风春景媚。 春山春谷流春水。 春草春花开满地。 乘春势。 百禽弄古争春意。 泽又如膏田又美。 禁烟时节堪游戏。 正好花间连夜醉。 无愁系。 玉山任倒和衣睡。 (词)金· 数载田苗长亢旱。 今春雨雪何滋漫。 嘉兆分明知过半。 将来看。 掀天大熟歌讴满。 二月花开成片段。 千株柳发排堤岸。 又待教人装好汉。 相呼唤。 提壶挈榼争跳窜。 (词)金· 景金本注云,七首本名渔家傲虢县元押司求 物外天机唯不审。 人间世事无过恁。 纵你英雄官极品。 身如赁。 贪饕逼迫应图甚。 我自饥餐并渴饮。 布裘不羡披绫锦。 饱暖之馀邪僻禁。 虚堂任。 曲肱展脚和衣寝。 (词)金· 一泽天恩齐庆贺。 群生地著无饥饿。 愁态眉间都蹴破。 还真个。 盈街堆亩收田课。 酝酒邀宾时唱和。 排筵看食重堆棰。 醉饱腥膻心不挫。 骄矜过。 却忧福里潜生祸。 (词)金· 豪气冲天居列鼎。 笙歌聒地排淫境。 玉镫飞龙衫帽整。 风流骋。 不知扑入琉璃井。 滑壁千寻光似镜。 交加出路无门径。 饶你玲珑机巧性。 难逃命。 与他送却头皮影。 丘处机 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山东栖霞)人。年十九,学道昆嵛山,师事王喆。全真教“七真”之一。大定九年(1169),随王喆入关,居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陇川(今陕西陇县)。二十八年应召至中都(今北京),作《瑶台第一层》,“世宗览之大悦”(《金莲正宗记》)。兴定三年(1219),蒙古成吉思汗遣使持诏求之,遂率弟子西行,见成吉思汗于大雪山(兴都库什山),以敬天爱民、清心寡欲为言,成吉思汗赐号“神仙”。元光二年(1223)东归,居燕京太极宫(后更名长春宫),受命掌管天下道门。元太祖二十二年卒,年八十。《元史》卷二○二《释老》有传,《甘水仙源录》、《七真年谱》有载。丘处机“于道经无所不读,儒书梵典亦历历上口”(陈时可《长春真人本行碑》)。著有《磻溪集》六卷。词存集中,又散见《鸣鹤馀音》、《西游记》、《金莲正宗记》、《清河书画舫》。《彊村丛书》辑为《磻溪词》一卷。况周颐云:“邱(丘)长春《磻溪词》,十九作道家语,亦有精警清切之句。”(《蕙风词话》卷三) ☚ 刘处玄 王丹桂 ☛ 丘处机1148~1227金、元间道士,养生学家。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今山东栖棲)人。其时方士多以不死药惑人,实则多促其人速死。丘断言“有卫生之道,无长生之药”。以其善养生之道,成吉思汗召见于雪山,尊为“神仙”,与论养生之理。撰有《摄生消息论》等。殁后,元世祖褒赠“长春演道主教贞人”封号。北京白云观有丘之遗骨埋葬处。 丘处机1148—1227亦作邱处机。金代道士,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19岁时,在宁海昆嵛山(今山东牟平东南)出家,拜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为师。师卒,入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穴居,后又至陇州龙门山潜修,为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金大定28年(1188),应诏赴燕京,金世宗特为其建庵,以便咨访。1219年,成吉思汗遣使召请。翌年,应诏与弟子尹志平、宋德方、李志常等18人前往西域雪山。1222年冬,受到成吉思汗降礼接待,并答问“为治之方”和“长生久视之道”。赐号神仙,封国师,命总领天下道教。卒后,忽必烈褒赠“五祖七真”徽号,赐号“长春演道主教真人”。著有《摄生消息论》、《磻溪集》、《鸣道集》等。在伦理思想方面,承继全真道“全性保真”、“识心见性”的本旨,认为“儒释道源三教祖,由来千圣古今同” (《磻溪集》卷一),提倡“三教圆融”,并突出儒家“诚敬”、“仁孝”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在对答成吉思汗“为治之方”和“长生久视之道”时,劝以敬天爱民和清心寡欲。主张不以身累,要常以为身是患。强调修行就是要去除私欲, “解断群情”,达到“情态如婴”的境界(同上书,卷六)。丘处机对全真道教旨的弘扬、教规的完善和影响的扩大均有贡献。在他的努力下,全真道成了金末元初影响较大的道教宗派之一。但同时也首开了全真道结交权贵、依附朝廷的先例。 丘处机1148—1227一作“邱处机”。金代道士、成吉思汗时道教首领。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字通密, 号长春子,通称长春真人。十九岁随师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重阳真人)学道于昆嵛山(今山东莱阳县东)。重阳死后,他在陇州龙门山隐居修道, 为全真道中龙门派创始人。金宋之季, 屡召不赴。1219年应元太祖成吉思汗诏请, 翌年起身北行,历经万余里,1222年谒汗于西域军中。向汗传布道教教理,规劝爱民慎杀,以为治国安民之道。赐号“神仙”、爵大宗师,执掌道教。1224年返燕京。至元六年(1269)追封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弟子李志常著有《长春真人西游记》, 记述其北行旅途见闻, 是研究当时蒙古及中亚等地交通、地理、文化、风俗的珍贵史料。北京白云观有其遗骨埋葬处。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磻溪集》等。 丘处机 丘处机1148—1227亦作“邱处机”。金代道士。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字通密,自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19岁出家,拜王重阳为师。金大定十四年(1174),入陕西磻溪穴居,乞食度日,行携一蓑,人称“蓑衣先生”。后赴陇州龙门山隐居修道,西北道士追随者甚众,成为龙门派创始人。蒙古太祖十四年(1219),遣使召之,翌年应诏与弟子尹志平、宋德方、李志常等18人同往西域谒见,对应称旨,赐号“神仙”,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其弟子李志常撰《长春真人西游记》,耶律楚材有《玄风庆会录》,对此记载甚详。卒葬北京白云观,世祖至元六年(1269 )褒赠“五祖七真”徽号,赐号“长春演道主教真人”。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磻溪集》、《鸣道集》等。 ☚ 王重阳 邱处机 ☛ 丘处机 052 丘处机1148—1227即邱处机,金代道士。全真道北七真之一。龙门派开山祖师。字通密,自号长春子。登州栖霞 (今属山东)人。19岁时在宁海拜王重阳为师,出家为全真道士。重阳死后,入陇州龙门山潜心修道,创龙门派。曾与弟子尹志平、宋德方、李志常等18人被蒙古成吉思汗铁木真召见于西域雪山,为言治世养生妙方,主张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要,深得信然,受赐号“神仙”,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死后,元世祖忽必烈褒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封号,赐“五祖七真”徽号。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世称“长春真人”。今北京白云观有遗骨埋葬处。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磻溪集》等。 ☚ 刘德仁 刘玉 ☛ 丘处机 丘处机1148—1227金、元时道士。字通密,号长春子。栖霞(今属山东)人。十九岁时出家山东,拜王重阳为师,为其 “北七真” 弟子之一。大定十四年(1174年)赴陇州 (今陕西陇县)龙门山隐居修道,创“龙门派”。后随成吉思汗西征,劝成吉思汗清心寡欲以养身,不要妄杀百姓,而深受成吉思汗信任。赐神仙号、大宗师爵,掌管天下道教。后还河北,持成吉思汗玺书,解救奴隶多人,对促进北方生产起到积极作用。死后赐号长春演道主教真人,世称长春真人。著有《摄生消息论》、《磻溪集》、《玄风庆会录》等。 ☚ 王重阳 张留孙 ☛ 丘处机1148—1227又作“邱处机”。金、元代道士。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字通密,号长春。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年19出家,从王重阳为师。金大定十四年(1174年)入蟠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穴居6年,后迁隐陇州(今属陕西)龙门山修道7年,为龙门派创始人。1222年,应成吉思汗召请,与弟子尹志平等18人同往西域,于大雪山受接见。成吉思汗赐号“仙翁”,令掌管天下道教,尽免全真赋役。全真道于时达到极盛。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赠“五祖七真”徽号,赐号“长春演道主教真人”,世称“长春真人”。著有《蟠溪集》等。 丘处机 丘处机金代道士,全真道北七真之一,龙门派创始人。字通密,自号长春子,1148年生于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称“蓑衣先生”。19岁时,于山东宁海全真庵拜王重阳为师。元太祖十四年 (1219) 遣使召之,翌年,处机率弟子尹志平,宁德方,李志常等18人前往西域雪山见成吉思汗。太祖问为治之方和长生久视之道,丘劝其敬天爱民,清心寡欲,不可杀人等,太祖深契其言,赐号“神仙”,爵“大宗师”,授予道士免除一切赋税的特权,令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丘乘势发展道教,全真道遂趋于极盛,尤其全真龙门派最为显赫。1224年,丘处机回到北京,住长春宫 (今白云观),1227年殁,葬于白云观。道教的丛林制度即从此时建立。元世祖至元六年 (1269) 褒赠处机“五祖七真”徽号,赐号“长春真人”。著作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磻溪集》、《玄风庆会录》等。 ☚ 包尔汉 印度教 ☛ 丘处机1148~1227金道士。全真道 “北七真” 之一。字通密,自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山东)人。19岁在宁海昆仑山(今山东牟平)出家,以王重阳为师,为王重阳七大弟子之一。金大定十四年(1174年)人磻溪(今陕西宝鸡)穴居,乞食度日,行携一蓑,人称 “蓑衣先生” 。后至陇州(今陕西)龙门山隐修,为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遣使召之。翌年应诏与弟子尹志平、宋德芳、李志常等18人同往西域雪山。十七年(1222年)冬见成吉思汗,劝其清心寡欲,敬天爱民。太祖契其言,赐号 “长春真人” ,封为国师,掌管天下道教。谢世后,元至元六年(1269年)赠 “五祖七真”徽号,赐号 “长春演道主教真人” ,遗骸葬北京白云观处顺堂。著作有 《磻溪集》 、《鸣道集》 、《大丹直指》 、《摄生消息论》 等。 丘处机 丘处机1148—1227亦作邱处机。金代道士。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龙门派开创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19岁在宁海昆嵛山(今牟平东南)出家,拜王重阳为师。金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年)入磻溪穴居,乞食度日,行携簑衣,人称“簑衣先生”。后赴陇州龙门山隐居修道,创立龙门派。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被太祖召见于西域雪山。问为治之方,丘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言,尊为神仙,令其掌管天下道教。其弟子李志常曾随丘前往雪山,所著《长春真人西游记》,对此有详细记载。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褒赠“五祖七真”徽号,赐号“长春演道主教真人”,世称“长春真人”。遗骸葬于北京白云观处顺堂。著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磻溪集》、《鸣道集》、《玄风庆会录》等,均收入《正统道藏》。 ☚ 仙乐集 白云洞 ☛ 丘处机 丘处机1148—1227年亦作邱处机。金代道士。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19岁入道,20岁拜王重阳为师。金大定十年(1170)王重阳逝世于开封,与马、谭、刘护柩返终南,庐墓3年。金大定十四年(1174)去陕西磻溪穴居,乞食度日,行持一蓑,人称“蓑衣先生”。后又去陇州龙门山(今宝鸡市东南)隐居修道(为龙门派创始人)。大定二十八年(1188),奉金世宗诏,至燕京(今北京市)主持“万寿节”醮事,不久回陕西。明昌元年(1190),金章宗下令禁罢全真、太一等道时,乃回栖霞,建太虚观居之。贞祐二年(1214)秋,请命招安山东杨安儿义军获得成功,名噪一时。南宋、金、元统治者争相诏请。丘处机审察时势,谢绝南宋和金诏,独应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请,1220年率尹志平、宋德方、李志常等18名弟子同往西域雪山,行程万余里,历时两年多,于元太祖十七年(1222)见成吉思汗于大雪山之阳。太祖问为治之方,丘对以敬天爱民之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言,赐号“神仙”,爵“大宗师”,命掌管天下道教,诏免道院和道士的一切赋税差役。从此他名声大振,被迎居燕京太极观(后改名长春宫)。居长春宫近4年,于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逝世。死后,元世祖至元6年(1269)褒赠“五祖七真”,世称“长春真人”。遗骸葬北京白云观处顺堂。著有《摄生消息论》、《太丹直指》、《磻溪集》、《玄风庆会录》、《鸣道集》等。其生平事迹资料主要见《长春真人成道碑》、《长春真人本行碑》、《长春宫碑铭》以及《金莲正宗记》、《七真年谱》等。 ☚ 外方传教会 永乐宫 ☛ 丘处机1148—1227南宋道士。字通密,自号长春子。栖霞(今属山东)人。年十九为道士。学于宁海昆仑山,师重阳王真人。宋、金时,朝廷召而不赴。元太祖铁木真召之,于弟子十八人往见于雪山。死后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往返雪山时,弟子李志常著有《西游记》二卷,记其事。 丘处机1148—1227亦作邱处机。金、元时道教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字通密,号长春子。栖霞(今属山东)人。王重阳(王哲)七大弟子(北七真)之一。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时,上表“拳拳以止杀为劝”。“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1223年自西域返回。其往返经历,弟子李志常撰《长春真人西游记》所记甚详。及返燕,持成吉思汗所赐玺书,放奴为良和救生者达二三万人,丘死,元世祖忽必烈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封号,世称“长春真人”。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磻溪集》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