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17年的发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17年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17年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安徽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1952年在蚌埠市建立了安徽省烟草试验站,扩建了祁门茶叶试验站。1954年成立了安徽农业试验总站。1956年建立了安徽省科学研究所,这是安徽省第一个综合性科研机构,下设应用化学、物理、地质、冶陶、农业、生物、土壤、植物病理、生物化学、药理和历史10个研究室。到1957年,该所已拥有工作人员219人,其中研究员13人。1958年8月,在原安徽省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下设工业、农业、水利科学、卫生和哲学5个研究所。同年,成立了安徽省科学工作委员会(1959年改称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统一管理全省的科学技术工作。各地、市、县也先后成立了科技委员会机构。1959年,成立了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其前身是安徽省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其主要任务是: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提供科技咨询,普及科技知识,组织、辅导青少年科技活动,反映科技工作者建议、意见和要求等。至1961年,全省各行各业科技机构已发展到124个,科技人员1831人,各类科技工作人员总数达5.1万人。1961年,根据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对全省科研机构进行了调整。至1965年底,全省地方县级以上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为53个,科研人员调整为958人。 ☚ 一 概况 “文革”时期的科技状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17年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17年的发展50年代初,安徽的社会科学研究主要依凭省内仅有的2所高校,以及安庆、桐城等地的13座一般规模的图书馆进行。1956年,安徽省科学研究所成立,下设历史研究室。1958年,省科学研究所扩建为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在历史研究室基础上成立了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设现代史组、近代史组、史料采集组、方志办公室、刊物编辑组等,有专业研究人员20余人。1960年,安徽分院撤销,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成为独立机构。 ☚ 一 发展概况 “文革”时期的状况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