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17年的发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17年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17年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安徽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1952年在蚌埠市建立了安徽省烟草试验站,扩建了祁门茶叶试验站。1954年成立了安徽农业试验总站。1956年建立了安徽省科学研究所,这是安徽省第一个综合性科研机构,下设应用化学、物理、地质、冶陶、农业、生物、土壤、植物病理、生物化学、药理和历史10个研究室。到1957年,该所已拥有工作人员219人,其中研究员13人。1958年8月,在原安徽省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下设工业、农业、水利科学、卫生和哲学5个研究所。同年,成立了安徽省科学工作委员会(1959年改称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统一管理全省的科学技术工作。各地、市、县也先后成立了科技委员会机构。1959年,成立了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其前身是安徽省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其主要任务是: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提供科技咨询,普及科技知识,组织、辅导青少年科技活动,反映科技工作者建议、意见和要求等。至1961年,全省各行各业科技机构已发展到124个,科技人员1831人,各类科技工作人员总数达5.1万人。1961年,根据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对全省科研机构进行了调整。至1965年底,全省地方县级以上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为53个,科研人员调整为958人。
这一期间,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于1956年3月制定了《关于知识分子工作要点》,之后又提出了“大力培养科技人员,迅速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以适应我省现代化的地方工业、农业和其它各个经济部门的技术需要,并且在文教、卫生方面满足国家和全省的需要”。1959年2月又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强调贯彻科技为生产服务的方针。1961年,制定了《安徽省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等。这些政策、意见、规划,有力地推进了安徽科技事业的发展。1960年1月,安徽省科委举办了科技展览会,展品达4000余件,1964年5月开幕的全国工业新产品展览会上,安徽有9个项目参展。同年10月举办的安徽省新农具展览会上,1个多月的时间内有4万多人到会参观、学习。

☚ 一 概况   “文革”时期的科技状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17年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17年的发展

50年代初,安徽的社会科学研究主要依凭省内仅有的2所高校,以及安庆、桐城等地的13座一般规模的图书馆进行。1956年,安徽省科学研究所成立,下设历史研究室。1958年,省科学研究所扩建为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在历史研究室基础上成立了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设现代史组、近代史组、史料采集组、方志办公室、刊物编辑组等,有专业研究人员20余人。1960年,安徽分院撤销,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成为独立机构。
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团体在50年代也得到了发展。1959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成立,下设哲学、经济学、历史学三个学科小组。1960年6月,安徽省首次召开社会科学工作者大会,改哲学社会科学学会为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简称“社联”),成立了安徽省哲学学会、安徽省经济学会和安徽省历史学会。1964年1月,省社联举行一届二次全委会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有400余人,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李葆华到会作了加强理论工作的报告。

☚ 一 发展概况   “文革”时期的状况 ☛
000024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