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内部审计的概念
内部审计起源于本世纪20年代西方国家的企业。由于资本主义企业各自为政、互不干涉,因而西方的内部审计基本上局限于本企业或本企业的分支机构。我国的内部审计一般包括两个范畴,一是单位审计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本身审计); 二是部门审计或行业审计 (主管部门对系统内下属企事业单位的审计。目前国内外对“内部审计”的概念有不同认识:
我国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内部审计指由部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专职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负责执行本部门、本单位以及所属单位的审计。内部审计人员是由本部门、本单位主管人员领导的,但在行使审计监督职权方面,应在本部门、本单位内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给内部审计所下的定义是: 内部审计是组织机构内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旨在检查经营活动,为管理者服务。它是对其他控制效果进行衡量和评价的一种管理控制。
日本番场嘉一郎主编的《会计学大辞典》的解释是: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为了经营管理目的而对企业各种经营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的审计。
澳大利亚M·E·肯尼和G·N·迪克合编的《审计教程》的表述是: 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建立的,用以审核和评价组织业务活动的一种独立的评价职能。
罗马尼亚的学者认为,内部审计是由单位的会计人员担任,其主要任务是审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对财产、材料、物资进行定期盘存,检查工时的利用情况以及按劳分配的贯彻情况等。
☚ 12. 审计的职能 十八、经济核算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