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观经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观经济 中观经济zhōngguān jīngjì介于整个社会和各个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活动及其相关的经济关系。 ☚ 中共中央 中国发展指数 ☛ 中观经济 中观经济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或介于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与各个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活动与经济问题。20世纪70年代由联邦德国学者彼得斯提出并加以论述,他主张在研究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个范畴的同时,系统研究中观经济问题。1982年,我国学者于光远提出了全国范围的奶山羊饲养、畜禽鱼类饲料的合理化、食用菌的培植、庭栽葡萄、粉煤灰的利用等中观经济问题,表明中观经济的应用价值。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相比,中观经济的特点有: (1) 中间性。即规模大而又不太大。(2) 过渡性。连接企业与社会,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是从微观向宏观的过渡。(3) 层次性。可分成大小不同的层次。(4) 灵活性。比宏观经济容易把握,比微观经济回旋余地大。 ☚ 宏观经济 微观经济 ☛ 中观经济zhōnɡ ɡuān jīnɡ jì指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部门和地区经济。它只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meso-- economic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