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西比较诗学的方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西比较诗学的方法

中西比较诗学的方法

西方学者进行中西诗学比较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融合法——将中西两种文学理论或批评观点融合在一起,创造一种新的理论或新的观点。例如,刘若愚根据严羽、王夫之、王士禛、王国维和马拉梅、艾略特的诗论,提出诗歌为语言和境界的双重探索。这种新诗论适用于中外所有的诗歌。2.抽绎法——从中西两种文学作品中抽取出共同适用的理论。这是建立共同诗学的一种做法,目前尚无范例,但有些学者对此抱有坚定信念。海陶玮(James R.Hightower)即提倡通过比较,去发现文学中“恒常不变的因素”,进而确立新的定义(《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3.移植法——移用西方文学理论或美学理论来整理、剖析或认同中国文学理论。据理移中就西者亦应存在,但罕见其例。移西就中的方式有直接认同和间接认同。前者如说金圣叹评诗堪称“古典主义兼浪漫主义”的做法(王靖宇《金圣叹》);后者如移用阿伯拉姆斯所建立的分类框架梳理中国文论(其例有多种)。4.类比法——平行比较两种文学理论,旨在寻找相同之处,但也不排斥辨别相异之点或同中之异。其着眼点甚多,可类比批评方式(如黄维梁说“摘句为评”与阿诺德的“试金石”法相似),可类比关键术语(如陈世骧比较《文赋》中的“姿”字与新批评派的Gesture),也可类比批评流别或理论倾向(如刘若愚将中国的玄学理论与西方的象征派诗论进行比较)。5.对比法——平行比较两种文学理论,重在辨认相异之处(但也考察异中之同)。如朱利安(Francois Jullien)强调中西文论在根本点上即大异其趣。6.溯源法——从接受角度追溯外来影响的渊源。中国在近代始见引进西论,因此此法多用来考察近代(及其后)学者的借鉴活动。另外,还有从传播角度顺向考察对接受者产生何种影响的“逐变法”,其实例几乎无见。在中日、中韩、中越比较诗学研究中,溯流法和逐变法则大有用场。

☚ 比较诗学   西方神学观与《诗经》 ☛
000074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