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西纪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西纪事

 书名。夏燮(托名江上蹇叟)撰。1850年(道光三十年)完成初稿,1859年(咸丰九年)订为十六卷,1865年(同治四年)增订成二十四卷。依据当时公文档册、奏稿函札、条约章程、邸钞文报及新闻纸等,用纪事本末体,整理了从鸦片战争前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时的中外关系史实,揭露英、法、俄、美等国的侵略罪行,批评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赞扬敢于奋起抵抗外国侵略者的爱国军民。出版不久被清廷禁毁,1871年重版后广为流传。

中西纪事

书名。清夏燮著,初稿成于道光三十年(1850),后经咸丰九年(1859),同治四年(1865)两次增修,厘定为二十四卷,清同治七年(1868)刊印。本书以纪事本末体例分类记叙了自道光二十年(1840)至咸丰十一年(1861) 二十年间中外关系之史事。著者搜辑了《海国图志》所载各档案、前后各案的奏咨文稿、庚子以来的邸钞文报、军机糈台往来函札、续颁条约暂定章程等资料及皇帝所见闻,诠次始末而成此书,书中皆一卷一目,前23卷载有通番之始、互市档案、江上议款、白门原约、台湾之狱、庚申换约之役、长江设关、洋药上税、外夷助勦、江楚黜教等多目,各条资料皆叙于各目之下,各卷均先纪事,后附著者论断,末卷录载海疆殉难诸臣之姓名及简要事迹,依死事年月先后编次。全书所辑史料丰富,议论切直,如实反映了清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称其“词直事覆,本末赅贯”。作者因恐书中多所指斥而致祸,当时署名为江上蹇叟。刊行后被毁版,同治十年(1871)重刊。

中西纪事

中西纪事

书名。清代夏燮著。初稿成于1850年(道光三十年),后经1859年 (咸丰九年),1865年(同治四年)两次增订为二十四卷。本书系根据当时流传的奏稿函札、条约章程等材料,整理自鸦片战争前后至咸丰末年中外关系的史事,揭露了英、美、法、俄的侵略罪行,颂扬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作者当时署名为江上蹇叟,刊行后被毁版,1971年重刊。

☚ 四洲志   国内外交往 ☛
中西纪事

中西纪事

纪事本末体近代早期中西关系史著作。二十四卷。清夏燮(生平见《明通鉴》条)撰。
《中西纪事》记中西通商以来至咸丰十年(1860)各国换约之事。卷一至卷四“通番之始”、“猾夏之渐”、“互市档案”和“漏巵本末”,阐明鸦片战争的原因是由于通商问题,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对外“通商”本身就是一种掠夺。指出鸦片输入之“源”,即“鸦片之来”,是由于英国“货物不得其利”,“乃思取违禁之物以补偿之”。“论者皆谓中西之衅,自烧烟启之。今载考前后,乃知衅端之原于互市,而非起于鸦片也”。并说:“即使鸦片不入中国,亦未能保外洋之终于安靖而隐忍也。”卷五“英人窥边请抚”到卷十四“大沽前后之役”,记载鸦片战争经过,多据邸抄和奏咨各案,并参以西人比较可信的记录。卷十五“庚申抚约之役”到卷二十一“江楚黜教”,续录“庚申”以后条约章程颁行于各省而可考者。下附卷二十三“剿抚异同”及次卷“管蠡一得”,作者结合史实,提出自己的看法。在鸦片战争的“和”、“战”问题上,作者主张以战御侮,在“剿抚异同”中指出:“沙角之毙夷兵者数百,吴淞之毙夷兵者数百,定海之毙夷兵者千余。是官兵之剿,未尝无成效也。一创于粤东之三元里,再创于厦门之陈姓,三创于靖江之居民,是乡勇之剿未尝无成效也。乃自粤东议款以来,在我则曰罢战而议抚,在彼则曰先战而后商,粤东就抚而扰于闽浙,乍浦就抚而扰于吴淞。”“抚之无益可睹也。”在“白门原约”中记载了主抚派对侵略军头目怯懦无耻的行径,对投降派将领畏敌如虎、望风即溃、假报战绩、虚级冒功的情况也极其愤慨。指出,咸丰八年(1858)前后大沽口两次战役,若统帅得人,是有可能获胜的。但却由于“制使恇怯无能,首先溃逃”,从而导致了战斗的失败。“台湾之狱”是鸦片战争时最大的冤狱,此书对清廷的颠倒黑白,作了深刻揭露。对清廷官吏浑浑噩噩,腐朽无能,置国家民族的命运于不顾,亦多所揭露。书中并搜集转录了一些暴露清贵族统治集团腐朽事实的私人函件。
《中西纪事》不仅极力表彰抗英殉难的清军将士,如裕谦之殉节镇海、陈化成吴淞口之战,还专列《粤民义师》一章,记录了道光二十一年(1841)夏,三元里人民奋起抗英事迹和其后广州人民反对英国侵略及投降派的反入城斗争。卷二十四“海疆殉难”,仿吴伟业《绥寇纪略补遗》之例,依时间先后,记录各地殉难人士的姓名和事迹。由于此书真实地揭露了统治者腐朽,容易招祸,故夏燮不敢署真名,而托名江上蹇叟。
书初刊印,即遭清大吏禁毁。同治十年(1871),鸦片战争时的权臣等当事者多已死亡,霅中人(笔名)根据藏本重加排印。以后有光绪七年(1881)慧香簃排印本、申报馆丛书本、岳麓书社1985年铅印本等。

☚ 明通鉴   筹办夷务始末 ☛

中西纪事

二十四卷。清夏燮(1800—1875)撰。夏燮,字谦甫 (嗛父),一字季里,别号江上蹇叟、谢山居士。安徽当涂人。道光举人,历职安徽青阳、直隶临城训导,湖南安仁知县。咸丰年间充两江总督曾国藩幕府。承父学,慕全祖望。擅长史学、兼通音韵、留心时事。著述颇富,有 《忠节吴次尾先生年谱》、《明通鉴》、《粤氛纪事》、《五服释例》、《述均》、《明史纲目考证》、《明史考异》、《谢山堂文集》、《国朝汪莱算学书》、《校汉书八表》等。《中西纪事》为纪事本末体史书。上自明末,下迄清同治初年。尤详两次鸦片战争,揭露英、法、美.俄侵略行径,抨击主和派腐朽无能,歌颂人民反抗斗争。作者感慨国事,蒿目时艰,搜求有关上谕奏稿、条约章程,参阅魏源《海国图志》及西人著述《职方外纪》、《华英通商事略》、《马利逊传》等书,历十年纂成。为近代系统论述中外关系巨著。据事直书,亦有记载不确、前后抵牾处。同治四年 (1865)付梓刊行,以触及时弊禁毁,七年重刊。有光绪七年(1881)慧香簃字本,十年江上草堂木活字本,二十六年石印本,申报馆从书余集本,1988年岳麓书社以同治七年本为底本,参光绪十三年本点校出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