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又名 《中西医判》、《中西医学入门》。医经类著作。清唐宗海(约1862—1918,一说1851—1908) 撰。二卷。宗海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早年学文,后攻医。为早期汇通中西医代表人物之一。唐氏认为中西医各有长短,应摒弃疆域之见,取长补短。唐氏从保存中医愿望出发,力图证明中医并非不科学。著有《本草问答》、《血证论》、《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 等。是书初刊于光绪十八年 (1892) 。上卷记有人身阴阳、五脏所生、五脏所属、五脏所藏、五脏所主、脏腑所合、脏腑之官、五脏九窍、男女天癸、血气所生、营卫生会、五运六气、经气主治、十二经脉等篇。下卷列全体总论、五脏所伤、五脏所恶、脏腑为病、诸病所属、四时所病、脏腑通治、望形察色、闻音别症、问察病委、诊脉精要、审证处方、气味阴阳、性味宜忌、七方十剂等篇。全书论述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与治疗,并以中西医理论对《内经》进行注释阐发。虽有穿凿附会之处,但在沟通中西医学方面,具有一定影响。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千顷堂书局石印本,一九四五年中西汇通医书单行本。陈先赋《唐宗海生卒著述考》(《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3.2) 可供参考。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书名。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 2卷。清·唐宗海撰。刊于1892年。本书将《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归纳为阴阳、脏腑、 营卫、经脉、全体总论、诸病、望形、问察、诊脉、气味阴阳、七方十剂等20余类, 予以撮要和注释。 书中除引中医理论外,兼采西医生理解剖图说加以发挥, 内容虽有附会之论,但在沟通中西医学方面,具有一定影响。现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中西汇通学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彭县 (今彭州市)唐宗海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 著。以中西医理来阐释 《内经》,集中反映了唐宗海在中医理、法、方、药等方面的汇通思想。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书名。清·唐宗海(容川)著。刊于1892年。2卷。分人身阴阳、五脏所属、血气所生、脏腑为病、诸病所属、望形察色、脉诊精要、审治处方等28节。均采《内经》语加以解释,间以当时西医之说附会之。书中附有近代解剖学图谱。是我国最早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一部著作。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zhōngxīhuìtōngyījīngjīngyì

医书。又名中西医判。2 卷, 清·唐宗海撰于1892 年。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联系西医新说, 注释《内经》《难经》等古典医著中若干基础理论以及与临床相关的内容。论述包括阴阳、脏腑、经脉、营卫、血气等生理病理与诊法、药物、方剂等。唐氏在学术思想上有尊古保守的一面, 注释中存在不少牵强、片面的观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