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技术经济学是我国学者创立的。1963年制定的全国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把技术经济列入重要的研究项目。1978年11月召开的全国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规划工作会议上,学术界对技术经济学的对象、内容、任务等进行了讨论。1979年底,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成立后,技术经济学的研究逐步完善起来。关于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存在六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技术经济问题,亦即研究技术的经济效果问题,它主要解决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的矛盾关系问题。持此论者认为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探索技术和经济节约之间这种特殊矛盾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另一种观点认为,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各种不同技术政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的。这种观点被称为“效果论”。持此论者认为,技术政策代表宏观领域的各种科学技术工作; 技术方案是指各种类型的新建或改造项目的科学技术方案; 技术措施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等。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经济效果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第三种观点认为,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的。这种观点被称之为“关系论”。持此论者认为,技术经济学立足经济,研究技术,寻求经济与技术的最佳关系,寻求他们协调发展的规律,寻求它们的最佳结合点与转化点,同时研究各种不同的技术赖以生存的条件。
第四种观点认为,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的内在联系,通过技术经济效果的计算、评价,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矛盾对立得到统一,从而确定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最优界限。这种观点称为”因素论”。
第五种观点认为,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更经济地使用人类的各种知识和手段去搞好社会生产,以便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去生产人们所需要的特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说,根据经济的约束条件和目标,研究制定适宜的技术决定和技术方案,以便提高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效果。
第六种观点认为,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四个方面: (1) 技术政策。它要研究技术发展对经济影响的规律,然后从这些规律中探索和寻找一条符合实际的技术政策,为决策者提供制定各项技术经济发展政策的依据。它要求所制定出来的技术政策具有经济性,体现出: a.反映技术进步的要求; b.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条件; c.反映出生产实践的时间性和空间性。(2)技术规划。它要通过技术经济预测、模型模拟等手段进行研究,为制定技术规划提供充分依据,以便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开展各规划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工作。(3) 技术措施。即研究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措施去实现技术规划所提出的目标。(4)技术方案。它要研究如何使技术政策、技术规划、技术措施三者综合起来,形成技术方案,并且要完成技术方案的计算、比较、评价和选优等工作。
☚ 二十六、技术经济理论 2.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