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柿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柿蒂 【药物出处】:《本草拾遗》 【概述】本品又名柿钱、柿丁、柿子把、柿萼。为柿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Thunb.的宿存花萼。全国各地均有,主产于山东、河南等地。秋、冬季收集成熟柿子的果蒂(带宿存花萼),去柄,晒干。 【药性】味苦、涩,性平。归胃经。 【功效】降逆下气,凉血消肿。 【应用】 1.用于呃逆不止,多配代赭石、刀豆等同用;如呃逆属胃寒者,常配半夏、生姜等同用;属胃热者,配黄连、竹茹等同用;属胃寒脾弱者,配人参、丁香同用;因食滞痰阻而致呃逆者,配苍术、厚朴、陈皮、半夏等同用。 2.用于血淋,中耳炎。前者可将柿蒂烧存性研为末,米汤调服;后者配明矾、冰片等研末吹入耳内,或配制成滴耳油滴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制成滴耳油。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柿蒂含齐墩果酸、白桦脂酸、熊果酸和19α-羟基熊果酸、硬脂酸、棕榈酸、琥珀酸、丁香酸、香草酸、没食子酸、β谷甾醇、金丝桃苷等。 2.药理作用 柿蒂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可使小鼠自发活动明显减少,增强催眠作用,延长睡眠时间;有一定的抗生育作用;提取物能对抗乌头碱、氯化钡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 3.临床报道 ① 新生儿肺炎:取柿蒂10g,微火焙干,研成细粉,外敷脐部,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治疗35例,全部治愈。[山西中医,1997,13(5):50]② 中枢性呃逆:取柿蒂4个,用适量水煮沸5~10分钟,放置温凉后频服。共治35例,呃逆3小时后消失21例,5小时后消失9例,12小时后消失4例,无效1例,治愈率97.1% 。[护理研究,2003,17(5):518]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