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什么是时间性差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什么是时间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有些收入和支出项目计入税前会计利润与计入纳税所得的时间不一致,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额。时间性差额发生于某一期间,但在以后的一期或若干期内将会转回。这种差额可分为应纳税时间性差额和可抵减时间性差额两种。 1.应纳税时间性差额 是指在未来会计期间内将产生应纳所得税金额的时间性差额。例如,某公司有一项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按照企业会计政策的规定,其使用期限为20年,按直线法计算折旧,则年折旧率为5%;而国家出于鼓励投资、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扩大税源等目的,在税收上规定公司对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假如税收上规定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10年,按直线法计算,则年折旧率为10%。如果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的金额为10000元,则公司会计核算每年计提的折旧额为500元,按税法规定计算每年计提的折旧额为1000元。计提折旧额的不同,使得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产生500元差额。这样,从一个会计年度看,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由于会计核算和税收计算所采用的使用年限和年折旧率的不同而不同,从而使得按企业会计政策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和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纳税所得之间产生差异。这500元的差额在未来会计期间内将产生应纳所得税金额,所以,它是应纳税时间性差额。 2.可抵减时间性差额 是指在未来期间内将产生可抵减所得税金额的时间性差额。如果与上例正相反,该公司的这项固定资产,按照会计核算的规定,其使用期限为10年,如果按直线法计算折旧,则年折旧率为10%;假如税收上规定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20年,按直线法计算,则年折旧率为5%。如果该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金额为10000元,则公司会计核算每年计提的折旧额为1000元,按税法规定计算每年计提的折旧额为500元。计提折旧额的不同,使得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产生500元差额。这500元差额在未来会计期间内将产生可抵减所得税金额,所以,它是可抵减时间性差额。 3.时间性差异的具体内容 (1)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及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以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 (2)提取的坏账准备。在会计核算中,公司的坏账准备既可以按照财务制度规定的方法和比例计算提取,也可以根据经营管理需要采用其他方法和比例计算提取。采用其他方法计算提取的坏账准备与按照财务制度规定的方法和比例计算提取的坏账准备都可以计入当期损益。而按照税法的规定的差额,公司只有按照财政部规定提取应收账款年末余额0.5%的坏账准备,才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折旧或摊销数额与税法规定的差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