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安石《菩萨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安石《菩萨蛮》

王安石《菩萨蛮》王安石

王安石

集 句

海棠乱发皆临水。君知此处花何似。凉月白纷纷。香风隔岸闻。啭枝黄鸟近。隔岸声相应。随意坐莓苔。飘零酒一杯。

注释 ①海棠:落叶乔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花白色或淡粉红色。果实球形,黄色或红色,味酸甜。②黄鸟:黄雀。《诗经《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③莓苔:苔藓。

鉴赏 这是一篇写初夏风物的小令,以写花而抒发内心的悲慨之情。同时这也是一首集句词,乃荆公晚年所作。据王明清《挥麈录馀话》卷二云:“明清尝于王莹夫瓘处,见王荆公手书集句一纸云:‘海棠乱发皆临水’(略),今不知在何所。”

上阕写海棠花,言其盛而多。“海棠”句出自唐刘禹锡《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诗:“蔷薇乱发多临水,鸂鶒双游不避船。”作者在这里用乱发之海棠比喻其勃勃生机。第二句作者问,你知道这海棠像什么吗?此句引用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诗:“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群鸡惊鸣官吏起。”第三句作答,在如水的凉月之下,在这清寂的夜空中,就如白雪纷纷。微微的风吹拂过来,从对岸海棠丛中,飘来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此句引用了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杜甫笔下的月,有很多是用叠字修饰的,这里的“纷纷”就是一例。“纷纷”写出了月光穿越过萝薜,撒向山林的情状。有萝薜的覆盖,又有清冷的月光,这山林显得更加凄清,也表达了杜甫穿行在林中时心中的孤寂之感。“香风”句出自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花岛》诗:“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写出了海棠馥郁芬芳的香气。

“啭枝黄鸟近”,借用杜甫《遣意》诗中的句子:“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杜甫首句言此,颇显突兀,然以动取胜,也为妙笔。王安石则是平滑过渡至此,先写花写月,皆静态之物;后写风写鸟,则是静中带动。这只黄色的小鸟在干什么呢?在枝头跳跃鸣叫,不一会,那边也传来一阵阵婉转清脆的啾啾之语,“隔岸声相应”。“随意坐莓苔”,也是借用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中的一句:“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虽然两者写的时代不同,境况不一,但是表现的感情却是相同的,都是表现自己随意洒脱的气质。王安石的这种随意之中,还有一点自嘲,一点感慨,一点故作的怨气,一点不得已的苦闷。“莓苔”,长满青苔的石头,诗人斜倚在石面上,孤零零的举杯对月自酌,表面是清高和潇洒,豁达和不拘,实际上是无奈和孤闷,无聊和自嘲。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常用的反语现象,表面是高兴,实则是忧伤,只不过是不想让别人直接看出来罢了。王荆公一生豪杰,为国为民,呕心沥血,为天下理财练兵,没想到却为世人所不解,被奸人所误害,晚年又丧子,新法被废弃,却无力回天。英雄末路,老朽一身,也只能在这里伴孤月清风,看寂寞花开,听花鸟啾啾,倚苔自饮。幸耶、悲耶?快哉、痛哉?何人可以作答?也许只有交付那白纷纷的海棠花,那啾啾盈叫的黄鸟去体味罢了。“飘零酒一杯”出自杜甫《不见》诗:“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这里作者借用杜甫怀念李白的诗句,来抒发自己半生飘零、事业无成的感慨。这也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杜甫的名诗《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集句比较困难,需要有较高深的文学素养及拿捏文字的技巧。集句体极易出现语意割裂、主题分散的现象,然而在王安石笔下显得浑然一体,自成篇章。作者引用前人诗句,既描绘了眼前景物,又抒写了内心情怀,可谓是集句体的成功之作。(李飞跃)

玉堂富贵图 【清】 陆恢 故宫博物院藏


唐宋词之王安石《菩萨蛮》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王安石《菩萨蛮》

《菩萨蛮》

数家茅屋闲临水,单衫短帽垂杨里。。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桥。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注释】 ①闲:清幽安静。单衫短帽:简便的衣帽,即便服。②度:过。“今日”二句,或作“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③梢梢:垂长的样子。月偃(yan眼):即偃月,半边明月。

【译文】 那边有几家茅屋,静静地依傍在水边。我单衫短帽,悠悠地闲游垂杨间。试问如今是什么年月?且看我独自走过石桥再向前。

新月弯弯似镰钩,从树梢斜照到地面。我中午喝醉了酒呵,到夜里才睁开了睡眼。什么东西最牵动我的感情呵?黄莺儿呼唤了两三声,飞得很远很远……

【集评】 宋·吴曾:“王荆公筑草堂于半山。引八功德水作小港,其上叠石作桥,为集句填《菩萨蛮》云(略)。其后豫章(黄庭坚)戏效其体云:“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著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即自知。”(《能改斋漫录》卷十七)

宋·胡仔:“鲁直书荆公集句《菩萨蛮》词碑本云(略)。因阅《临川集》,乃云:‘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桥。’余谓不若‘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为胜也。”(《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

【总案】 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隐居江宁半山之作。茅屋垂杨、石桥流水、新月啼莺,寥寥几笔,美景历历在目,勾勒出一副淡雅素净的山水画。词人又把自己置身于画图之中,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真切、生动地反映了恬淡闲适的心情,使人读了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作者强自压抑,故作旷达以求超脱,但仔细品味,我们仍感觉得到他内心的苦闷和怅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