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安石《桂枝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安石《桂枝香》

王安石《桂枝香》王安石

王安石

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11)。六朝旧事随流水(12),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13),时时犹唱,后庭遗曲(14)

江帆山市图 【宋】佚名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注释 ①金陵:古邑名。战国楚威王七年(前333)灭越后置。故址在今江苏南京清凉山,后人因作南京市的别称。②送目:放眼眺望。③故国:旧都,指金陵。④肃:萧索。形容秋季草木摇落,景物萧瑟。⑤练:白色的绸带。⑥簇:聚集,簇拥。⑦棹:船桨,借指船。⑧酒旗:酒店门前挂的布帘,又称酒帘。⑨星河鹭起:水洲上的白鹭纷纷飞起。星河,即银河、天河,这里借指长江。⑩门外楼头:唐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门外,指陈灭亡时,隋大将韩擒虎从朱雀门外入宫擒陈后主及其宠妃张丽华。楼头,指张丽华住的结绮楼。(11)谩嗟:徒然感叹。(12)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六朝都以金陵为都。(13)商女:卖唱的歌女。(14)后庭遗曲:指陈后主所作的艳曲《玉树后庭花》,后人视为亡国之音。

鉴赏 一般认为本词是王安石被再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前后两度为相,积极推行新法,但是由于保守派的反对以及新法本身的问题而失败,晚年退居金陵。他对宋朝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复杂有深刻的了解,其《金陵怀古》诗就曾总结出“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的历史教训。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北宋统治者骄奢淫逸的强烈不满,显示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金陵,又名建业、建康、江宁、白下、石头城,即今南京市,有“六朝古都”之称。作者登上金陵高处,面对江山胜景,联想到六朝以来历史的沧桑巨变,不禁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词。

上阕写金陵之景,以“登临送目”总领全篇。“故国”二句点明登临的时间地点。“千里”二句,一写澄澈似练的江流,一写葱茏如聚的群山,视野开阔,景象清丽。其中“澄江似练”化用南朝梁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的“澄江静如练”一句,形容江水明净柔和。“归帆”两句,写江面上穿梭来往的点点白帆、随风飘扬的酒旗,以残阳、西风作衬。“彩舟”两句,写五彩的画舫、回翔的白鹭,以云淡、星河作衬,刻画出日落时分江天洲渚更为引人入胜的远景。结句“画图难足”,抒发作者赞美叹赏的情怀。

下阕怀古,承上阕金陵胜地的繁华生发感慨,以“念往昔”领起,指出正是因为六朝统治者竞逐豪奢,才导致相继败亡。“千古”两句,指出历史往事只是供后人徒叹兴亡而已。“六朝”两句,感叹六朝旧事如同东逝的江水一去不复返,历史变迁沧海桑田,如今只见几缕寒烟与凝绿衰草。最后三句借古讽今,寓意深刻。陈朝早已灭亡,而《玉树后庭花》这亡国之音却还在北宋传唱。作者追念往昔,借叹六朝而伤时事,感慨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表现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此词多暗用前人诗句而妥帖自然,浑化无迹。其中“星河鹭起”化用了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诗意。“门外楼头”化用了杜牧《台城曲》中“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诗意。伤“六朝旧事”的一去不返,化用唐窦巩《南游感兴》中“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的诗意。“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化用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这些典故和诗句的化用贴切自然,隐喻现实,寄兴遥深。

全篇境界开阔,立意高远,笔力遒劲,因景生情,情而兼景,借怀古而抒怀伤今,表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体现出了作者“一洗五代旧习”的文学主张。无怪乎宋杨湜《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诸公寄调于《桂枝香》者三十馀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李飞跃)

集评 梁启超:“李易安谓介甫文章似西汉,然以作歌词,则人必绝倒。但此作却颉颃清真、稼轩,未可谩诋也。”(《艺蘅馆词选》引)

链接 词牌《桂枝香》。该词牌首见于王安石的本首词。又名《疏帘淡月》。双调,一百零一字,上下片各十句五仄韵,—般用入声韵。

怀古词。以凭吊古迹、吟咏历史为题材的一类词体,谓之怀古词。怀古词至宋代始独立成体。一般认为开风气之先的是王安石的这首《桂枝香《金陵怀古》。此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等,皆为北宋怀古词名篇。怀古词的创作至南宋更趋兴盛,不仅作品数量增多,而且咏怀寄托的色彩更浓,尤以姜夔的《扬州慢》、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陈德武的《水龙吟《西湖怀古》、汪元量的《莺啼序《重过金陵》等作最为人传诵。怀古词与咏史词(参见第25页范仲淹《剔银灯》(昨夜因看蜀志)一词链接)同类,但又略有区别。(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


唐宋词之王安石《桂枝香》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王安石《桂枝香》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 ①故国,指金陵,六朝的旧都,今江苏南京市。天气初肃,天气转为清肃、萧索。语本《诗经·七月》:“九月肃霜”。《毛传》:“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礼记·月令》亦载“孟秋之月”,“天地初肃”。②“千里”二句,语本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如簇(cu促):象箭头一样尖削。簇,同镞;也可解释为攒聚、聚集。③星河鹭起:星河即银河。李白诗《登金陵风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④“叹门外”句:语本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⑤“六朝”三句:语本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南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春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⑥“至今”三句,语本杜牧《夜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歌曲,陈后主作。《隋书·五行志》:“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为歌谶。此其不久兆也。”

【译文】 我登高眺望远近景物。旧都金陵呵,已进入萧瑟晚秋:长江似练,山峰如簇。归帆远去,残阳将没;西凤飒飒,酒旗斜出。画船在云霞中荡漾,白鹭在水面上飞舞。这迷人景色呵,画家也难以描摹。

回忆往昔,繁华竞逐。可叹那,隋朝大军已临宫门,而陈叔宝后主,还和妃子作乐在楼头。我登高吊古,徒然感叹伤情,脑海里萦回着,历代的盛衰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一般消逝。只见那,凄凉云烟,衰枯草木。那堪闻听,酒楼茶肆中的歌女,至今还在演唱着,《玉树后庭花》的亡国歌曲。

【集评】 宋·杨湜:“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历代诗余》一百十四引《古今词话》)

宋·张炎:“词以意为主,不要蹈袭前人语意。如东坡中秋《水调歌》、《夏夜洞仙歌》,王荆公金陵怀古《桂枝香》,姜白石《暗香》赋梅,……此数词,皆清空中有意趣,无笔力者未易到。”(《词源》卷下)

近代·梁启超:“李易安谓: ‘介甫文章似西汉,然以作歌词,则人必绝倒。’但此作却颉顽清真、稼轩,未可谩诋也。”(《艺蘅馆词选》乙卷引)

现代·唐圭璋:“此首为金陵怀古之词,以笔力峭劲,为东坡所叹赏。上片写金陵之景,下片抒怀古之情。‘登临送目’四字,笼照全篇。‘正故国’两句,言时令与天气。‘千里‘两句,言山水之美。‘征帆’以下,皆江天景色。换头,历述古今盛衰之感。清空一气。‘门外楼台’句。用杜牧之‘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意。‘六朝’句,用窦巩诗意。‘商女’句,用杜牧之《泊秦淮》诗意。”(《唐宋词简释》)

【总案】 此词作于英宗治平四年(1067)知江宁府时,王安石力图从朝代兴亡更替的历史教训中,总结出一条千古不易的真理:统治者们如果尽情地“繁华竟逐”,就必然导致“悲恨相续”的亡国惨祸。他“咏史”是为了“伤时”,“哀古”是为了“戒今”,也就是针砭时弊、垂戒后世,希望后人吸取教训,不蹈六朝国君那样迅速灭亡的覆辙。这是诗人挥毫落笔不同凡响的奇高之处,也正是这首词成为咏史词中千古绝唱的根本原因。


王安石《桂枝香》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 可可诗词网

王安石《桂枝香》

王安石《桂枝香》

王安石

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首词可能作于治平四年 (1067) 作者出知江宁府 (即金陵,今江苏南京) 时。在一个秋日,作者登高临远,纵目金陵山水形胜,缅怀历史烟云,心中无限感慨,遂写下了这首怀古讽今之作。

上阕描绘了金陵晚秋壮丽的景象。头三句交代了作者登临远眺的地点与时间,是在六朝旧都金陵秋高气爽的季节。一个“肃”字高度概括了深秋时节晴空万里天气肃爽的景象。下面就用逐层点染之法围绕“秋”字展开,极力铺写秋景,分三层意思来描绘。“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两句是第一层,总写金陵山水形胜。“澄江似练”出自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中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似练”,写悠悠无尽的长江水清澈明净,犹如一匹绵延千里的白色的丝绸。虽时近深秋,但金陵四周的群峰依然铺青叠翠郁郁葱葱,一个个如箭头一般插向高空。这两句把金陵山势的峻峭挺拔富有生机、长江水色的清丽静美勾勒了出来,虽然所写的是秋天的景色,却无萧瑟肃杀寂寥凄清之感,读了非但不会使人有悲秋之情,相反地觉得神清气爽,精神为之振作。这同王安石以其政治家的恢宏襟怀来写景有关。“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两句是第二层,写的是近景。在残阳晚照之中江面上船只来来往往,金陵城里一座座酒楼上的酒旗正背着秋风飘荡招展。“征帆去棹”中的“帆”“棹”借代船只,用“征”“去”来修饰“帆”“棹”突出一种动的感觉,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往来行驶忙碌非凡的景象。“酒旗斜矗”中的“矗”字把酒楼众多、酒林立的情景突现了出来。 这两句写景不同于前面所写的山水自然景色, 是点出了金繁华热闹的社会生活,与下阕的“繁华竞逐”暗相呼应。“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两句是第三层,写的是远景。作者极目远望,只见在天水相接之处船只仿佛从云中驶过,船身蒙着一层淡淡的云雾,象水洲上的白鹭纷纷起舞,犹如在银河上飞翔。“星河鹭起”可谓是神来之笔。在南京西南长江中有白鹭洲,相传洲上多白鹭。此句不仅描绘了长江之美恍似天上的银河,而且妙语双关,将地名活用,使虚实相生,写到这里,金陵形胜俱收眼底,作者情不自禁地赞美一句“画图难足”。江山如此多娇,连最高明的丹青手也难以把它描摹出来啊! 作者这一感叹作为上阕的结句,为下阕的即景抒情怀古讽今作了有力的铺垫。

下阕抒发感慨怀古讽今。开头三句就地取材,追忆当年建都金陵的六个朝代的旧事,引起盛衰之感,揭示出“繁华竞逐”是六朝统治者失国亡身的共同原因。据《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记载,吴末帝孙皓“每宴会群臣,无不咸令沉醉。……后宫数千,而采择无已”,整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以致西晋王濬的楼船一到,他就只能在金陵城上挂出降幡束手就擒了。后来南朝的士族子弟,纵情声色,肆意游荡,醉心于奢靡朽烂的贵族生活,一个个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打扮得不男不女,社会风气的奢华浮靡可见一斑。到了后期的梁代,士族中人甚至不辨马与虎,以马为虎,见了莫不震慑,因此在侯景之乱中,这些锦衣玉食、肤柔骨脆之人,仓卒之间就只好坐以待毙,六朝就是这样覆亡的。“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两句,作者以陈代亡于隋的典故来具体说明这一政治见解。“门外楼头”化用了杜牧诗《台城曲》中“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诗句。据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的记载,朱雀门外隋将韩擒虎已率兵攻入了金陵,而陈后主陈叔宝却还在结绮楼上拥着宠妃张丽华赋诗作乐,结果双双被擒。作者重提这段历史旧事,不只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以陈亡为鉴,提醒后世统治者要牢记六朝相继亡国的悲惨教训,不要再让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演。因此紧接着作者感慨地说“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凭高”照应前面的“登临”,“谩嗟荣辱”是空叹兴亡。这两句作者以其雄视古今的磅礴气概,批评从来的登临者只知在历史陈迹面前空有一番感慨,而不知吸取亡国的教训。“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两句,前一句是过渡句,从怀古转至着眼现实,眼见长江碧水东流,六朝兴亡的旧事也随同长江水之东流而一去不复返了。后一句重又回应开头扣住登临来写,描绘了傍晚时分寒烟一片、衰草凝绿的自然景色。作为政治家的词人多思而又敏感,见此衰飒景象不免有些伤感,更令人焦虑的是“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这里作者化用了杜牧 《夜泊秦淮》中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了他对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荒淫生活和当时腐朽的社会风气的愤慨。“后庭遗曲”即指陈叔宝所作的 《玉树后庭花》,后人视为亡国之音。结束三句意蕴丰富,讽喻性强。

这首词立意高远,不同于一般的登临怀古之作。作者感叹六朝“繁华竞逐”而相继亡国的历史陈迹,是针对北宋的政治现实而发的。北宋从真宗到仁宗、英宗时期,都是安于表面的承平,统治阶级过着奢华的生活,比之六朝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就连仁宗时的贤相寇准,相传也有设宴召歌妓而赏绫绢千匹的故事,其他人的挥霍纵欲就更可想而知了,造成当时国家财政困难,危机深重。王安石为改变这种社会现实,曾向仁宗上万言书,提出变法的设想。在这首词中作者以词论政,用词言志,箴规北宋统治者汲取六朝“繁华竞逐”而亡国的教训,同他在其他政治论文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一脉相承的。作者这样填词完全摆脱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扩大了词的创作内容,开拓了词的新天地,不只表现了文学上的创新,而且有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体现了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在艺术上,这首词多次化用前人诗句,用典妥贴浑成,有化工之妙。用字的精练见锤炼之功而无斧凿之痕。因此前人要作出这样的评价:“金陵怀古,诸公寄调 《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历代诗余》卷114引 《古今词话》)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