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鹌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鹌菜 【概况】: 异名 苦菜药、三枝香(《广西药用植物名录》),黄花菜、山芥菜、土芥菜(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基源 为菊科黄鹌菜属植物黄鹌菜的全草或根。 原植物 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L.)DC.[Prenanthes japonica L.;Crepis japonica(L.)Benth.] 形态 一年生草本。根直伸。茎直立,高20~90cm,被黄色细柔毛,自基部或下部分枝。基部叶具翅柄或不明显的翅柄;叶片倒披针形,琴状或羽状半裂,长8~14cm,宽1.3~4mm,顶裂片较侧裂片稍大,侧裂片向下渐小,有深波状齿,无毛或被细软毛;茎叶少数,形同基生叶,等样分裂或不裂,茎叶向上渐少,最上叶片线形,苞片状。头状花序多数,在茎端组成伞房状,花序梗纤细,长1~2.5cm;总苞圆柱状,径2~3mm,总苞片2层,外层的卵形,长约1mm,内层的披针形,长6~8mm,边缘膜质;全为舌状花,长4.5~10mm。 瘦果红棕色或褐色,纺锤形,长1.5~2.5mm,稍扁平,有11~13条粗细不等的纵肋;冠毛白色,与瘦果近等长。花果期6~7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700页.图6813) 生境与分布 生于路旁、草地、林内沟边或山顶山脊,分布于中国除东北、西北外全国各地。 国外朝鲜、日本及东南亚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 春、秋季采收全草或根。 【药性】: 性味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微苦,凉。”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痛。 主治 咽炎,乳腺炎,牙痛,小便不利,肝硬化腹水,疮疖肿毒。 ❶ 《中药大辞典》:“治感冒,咽痛,乳腺炎,结膜炎,疮疖,尿路感染,白带,风湿关节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捣敷或捣汁含漱。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治咽喉炎症:鲜黄鹌菜,洗净,捣汁,加醋适量含漱。治疗期间忌吃油腻食物。”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