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韩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韩非

【生卒】:约公元前280—前233

【介绍】:

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同为荀子学生。

曾建议韩王变法图强,但不见用,他愤恨韩王的昏庸,于是著《孤愤》、《五蠹》、《说难》等十余万言,流传中受到秦王政的重视,被邀出使秦国,不久因李斯、姚贾陷害,被逼自杀于狱中。他继承并发展了申不害、商鞅和慎到的法家学说,成为战国末期的法家大师。

传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著有《韩非子》。

韩非在哲学和政治思想上都反对儒家,他的《五蠹》篇把儒者看做国家的蠹虫,因此他对儒墨所称道的典籍、诗书、文学竭力加以反对和排斥,认为都是游辞虚文,妨害法治,对国家有害而无益:“儒以文乱法”,“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五蠹》)所以,为了强调法治,必须坚决取消文学:“息文学而明法度……此公利也。”(《八说》)韩非这些观点是对商鞅的排斥一切文化知识的法治思想的继承,具有极大的片面性。

在文质关系上,韩非强调美质的重要性,认为“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

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夫恃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

何以论之?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

”(《解老》)这是明确地强调质的自然、本色美,反对矫情和不必要的文饰。他引用“秦伯嫁女”和“楚人鬻珠”两则寓言,也同样表现了重视内容和质地、反对文饰的思想。

这样的观点基本上是可取的,所以常为后世的文论家如刘勰等所称引。但在文质关系上,一概反对文饰,完全否定文饰的作用,也具有极大的片面性,这和他排斥一切文化、文学的片面主张是一致的。这些极端主张对文学创作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韩非的文艺思想对于后代文论影响不大。韩非的反对文饰的思想和他自己的文章矛盾,他在理论上主张“恶饰”,但他的文章却运用许多生动的寓言和比喻,语言也很有文彩。

他的文章的风格否定了他自己的理论主张。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9: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