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山
在今广西桂林市区西隅。 本无名,由唐桂管观察使、诗人李渤所开发,题名为“隐山”,沿袭至今。五代时,在南麓建华盖庵,名僧贯休作十六尊者像,由清人李宜民重刻,线条遒劲圆润,形态各异,特征突出,性格分明,毕肖传神,是我国艺术史上颇有价值的佛教作品,至今保存完整。 隐山不仅以佛教著称,还以洞多有水,洞洞勾连,水水相通而使游人流连忘返。 著名的洞有朝阳、嘉莲、白雀、北牖、夕阳、南华、招隐等。 洞景幽深,石乳凝结,景物怪异,色彩绚丽,蔚为奇观。洞中潭水碧澄,水滴潭中,声如琵琶古筝。 其中招隐洞有阮元的《隐山铭》,北牖洞有陆游的《诗境》和清人摹刻唐代吴道子画的观音像,刻工精细,形态栩栩如生,为国内有名的石刻书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