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重在政治表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重在政治表现 毛泽东阐述的发展党员、提拔干部的一个原则。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曾出现过唯成份论的错误倾向,表现在过分强调发展工人成份的党员和实行领导机关工人化,简单地从成份上“洗刷”党员等,给党的事业造成了危害。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第一次对唯成份论的错误倾向作了认真纠正,提出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是看其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社会成份应注意,但不是主要标准。1948年2月11日,毛泽东在《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中指出,党既反对忽视成份,又反对唯成份论,提出要纠正唯成份论的宣传。 当时,邓小平在给中央的一封信中,提出整党中对干部的出身不应过分强调,整党方法应首先著重于查思想、查立场、查作风、查工作,不宜首先查阶级成份。 毛泽东作了“小平意见很好”的批示。同年4月1日,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指出,对那些犯了错误但是还可以教育的、同那些不可救药的分子有区别的党员和干部,不论其出身如何,都不应抛弃他们,而应当加以教育。重在政治表现的原则,既保证了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又保证了党的纯洁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