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婆罗门教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婆罗门教法Brahmanic Law

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属人法,由婆罗门教的宗教戒律和社会习俗汇编而成。最终形成于公元前七世纪,以《吠陀》为最高权威,《法经》为其主要渊源,《摩奴法典》、《布里哈斯跋提法典》、《那罗陀法典》为主要代表。婆罗门教法的主要内容实为对婆罗门教“善恶有因果、业力有轮回”学说的解释和具体规定,其核心为种姓制度。公元前三世纪,佛教成为印度国教后,婆罗门教法失去了统治地位。公元四、五世纪后,婆罗门教进行了一场改革,至公元七、八世纪发展为印度教,婆罗门教法的主要内容便为印度教法所吸收。

婆罗门教法

古印度国家最早的法律渊源。约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是古印度国家信奉的婆罗门教中关于各社会等级均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 《吠陀》为最古经典,其中的 《法经》是较为典型的法律文献,起着法典作用,以后由各学派编辑成各种汇编,如 《乔达摩法经》和 《阿跋斯檀巴法经》等。与宗教密切相联,严格维护种姓制度。约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佛教法兴起后渐衰,后与佛教法相互兴替。公元8世纪至9世纪间,吸收佛教和耆那教某些教义及法规逐渐形成印度教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13:33